瑪麗亞•露西婭•帕拉蕾絲-伯剋(Maria Lúcia Pallares-Burke),巴西聖保羅大學曆史學教授,劍橋大學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員,專長為文化史研究。著有The Many Faces of History(2003)等。
英國著名史學傢Peter Burke的夫人。
在這本彆開生麵的書中,瑪麗亞-露西婭·帕拉蕾絲一伯剋考察瞭所謂“新史學”的特性。帕拉蕾絲一伯剋在與九位引領瞭這場運動的學者的對話中,探討瞭曆史寫作的新路徑。在一係列的訪談中,阿薩·布裏格斯、彼得-伯剋、羅伯特·達恩頓、卡洛·金茲堡、傑剋·古迪、丹尼爾·羅什、昆廷·斯金納、基思·托馬斯和娜塔莉·澤濛·戴維斯,就他們的主要著作以及他們與彆的重要史學傢和理論傢之間的關係,迴答瞭相關的問題。
帕拉蕾絲一伯剋促使每一位曆史學傢來說明他們的方法的閤理性,反思自己的思想軌跡,她將曆史學傢們原本可能會深藏不露的經曆和思想清晰地展現齣來。這些訪談探究瞭曆史學傢們的個人經曆和思想背景,為當代史學實踐的可能性、問題和關注點提供瞭新的洞見。其結果就是這樣一部生動而予人啓迪的著作,它對於學生和研究者而言都會具有吸引力。
在來自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美國的名聲顯赫的學者和一位敏銳的巴西提問者之間的這一係列對話。對於文化史這一激動人心的領域而言,是再好不過的入門書瞭。這位提問者具有一種傑齣的能力,從她的對話人那兒套取極有意義的東西,讓我們瞭解他們是怎麼想的以及他們是些什麼樣的人。
“研究历史之前,先研究历史学家。”玛利亚·伯克与九位广义上的文化史者的对话。不得不说,这种对话的书写形式远比单纯的“自白”有趣得多。而玛利亚自身带着固有的思路进入对话,这种对话不仅存在于作者与历史学家之间,也存在于各种历史学家之中,进而也存在于这九位历史学...
評分个人认为,对于这样一部既不晦涩,也不专业的访谈类著作,对于我们中国的史学界更好地了解过去四十年来,西方史学发展的巨大变化有一个直接的作用,那就是,你不用花太多地时间去看《元史学》,或者是一部微观史作品,如《蒙塔尤》、《马丁·盖尔归来》、《奶酪与虫》等...
評分20世纪西方“新史学”的成果可谓异彩纷呈,而我们史学界的引进和介绍还远未形成全景式的认识。一般读者所熟悉的新史学代表人物主要限于以布罗代尔为首的几位法国学者。北大出版社最近翻译出版的《新史学:对话与自白》一书则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西方新史学的认识,摒除某些陈见。 ...
評分“研究历史之前,先研究历史学家。”玛利亚·伯克与九位广义上的文化史者的对话。不得不说,这种对话的书写形式远比单纯的“自白”有趣得多。而玛利亚自身带着固有的思路进入对话,这种对话不仅存在于作者与历史学家之间,也存在于各种历史学家之中,进而也存在于这九位历史学...
評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历史的观念译丛”的《新史学:自白与对话》(2006)是访谈集,是反思所谓的“新史学(主要是社会史和文化史领域)”的历史编纂学的书,英文本是2002年出版的,但访谈的时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不知是不是因为世纪末大家都想检讨过往的成绩,还是历史学发展...
匆匆讀過一遍,理解不深,根源還是在於自己對采訪的人物以及新史學瞭解太少。不過彼得伯剋那篇仍然給我啓發良多。全書翻譯還算通順,中間也有若乾錶述稍顯奇怪的地方,不過還不至於影響閱讀。需要極力吐槽的是,據編輯在豆瓣上說一版二印更正瞭一些錯誤,但是第五篇開頭標題丹尼爾的丹竟然訛成瞭凡,這種校對錯誤太不能忍瞭。
评分十年之後,伯剋、達恩頓、斯金納、戴維斯的中譯已成軍,古迪、布裏格斯、托馬斯和羅什也總有一兩本刷齣存在感。隻剩金茲堡,無《奶酪與蛆蟲》簡直無法立足。相比偏曆史哲學的《邂逅》,聚焦社會文化史的本輯更輕淺,傳主更飽滿。譯文還行,惟屢見低級錯誤,譯注與正文多有不符。
评分有點亂……
评分簡言之,社會科學的曆史化和曆史研究的社會科學化
评分略翻。頗有印象的是好幾位都提到馬剋思主義的價值性,譬如斯金納聲稱“馬剋思主義作為一種社會哲學變得如此名聲掃地,這是當代社會理論的不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