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ngton Moore Jr. (12 May 1913 - 16 October 2005)[1] was an American political sociologist. He is famous for his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196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dernization in Britain, France,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Japan and India, and a philosophical history of totalitarianism. His many other works include Reflections on the Causes of Human Misery (1972) and an analysis of rebellion, Injustice: the Social Basis of Obedience and Revolt (1978).
"A landmark in comparative history and a challenge to scholars of all lands who are trying to learn how we arrived at where we are now."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20世纪最值得探讨的发展迷局,莫过于世界各国现代化道路的殊途。人们不禁会问,是怎样的历史情势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最早对这个难题进行解释的,是被称为现代历史社会学创始人的巴林顿·摩尔(赵鼎新,2012:97)。摩尔是比较—历史分析在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代言人,也...
評分这本书学术性比较强,读起来有些乏味,所以拖的时间也比较长,差不多用了三周的时间才看完。我是一直读到最后一章《后记 反动意象和革命意象》的时候才有了想要写一些感想的冲动。 我对中国当代历史抱有强烈的兴趣,但是与之相比较而言,这方面的书看的确是极少。原因也很简单...
評分给我全新视角开阔视界的书,五星。 讲述了三种社会变革路径,发展成当下的主要政治体制:第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暴力革命,以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英国革命为代表,最终演变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第二种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社会中间力量维持了社会稳定,以德国...
評分翻译整体上比华夏哪一版流畅许多。但是也有些莫名其妙的。比如 Suffrages were not counted,but weighed. p22 华夏:投票时,财产多少这个因素并没有计算在内,但却又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译文:选举权不是数出来的,而是称出来的。 上海译文的显得比较唐突,不容易理解。直...
評分“每一种对于历史的解释,都或许能获取大量事实的支撑,且触及到了部分的真理。但是,如果我们就此止步,就等同于甘心于思想上的混乱状态而不思改变,我们的真正任务是将不同部分相互关联起来,认识到其整体状况,从而理解这些部分性真理的含义和意义。虽说这样的探寻是无止境...
部分讀過,比較艱深,但是比較政治的經典,以後還得再讀
评分恰好在新譯本齣來之前,我以我那可憐巴巴的英文閱讀能力斷斷續續讀完瞭這一傑作。比較性曆史社會學這一領域裏首推它。
评分#1人1月1書1評#經典重讀,本書中譯本齣版在1987年,晚兩年估計就齣不瞭。盡管MOORE對COMMUNISM並非敵對態度。
评分部分讀過,比較艱深,但是比較政治的經典,以後還得再讀
评分好吧。我還差100多頁沒看完。寒假裏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