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菲·艾恩在这本书中痛斥了家庭、学校以及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奖励制度,直击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一直以来,抚养小孩、教育学生管理员工的基本方针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这样做就可以得到那样东西(Do this and you'll get that),就像驯狗一样 我们也在人的面前晃动好东西(从棒棒糖到销售佣金不等)。
《奖励的惩罚》自1993年出版以来,影响了无数家长、老师和经理人,使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想法,企图用激励制度来操纵人们,从短期角度来看,也许会奏效,但是最终这样的方法还是会失败的,甚至还可能造成持久的危害。
艾恩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实如果用金钱、成绩或者其他什么激励方式诱惑人们的话,其结果适得其反。我们越是人为地用诱惑手段来激励别人,他们就越会对我们唆使他们做的事丧失兴趣。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艾恩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释,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奖励和惩罚以外的管理方法。
本书共十二章,前六章阐明主要论点。第一章简要地回顾了行为主义传统,通俗行为主义在我们社会的盛行,以及通俗行为主义广为人们接受的理由。第二章权衡有关奖励的内在可取性的一些论点。文章首先对奖励是合乎道德及常理的要求这样的主张发起挑战,进而提出奖励实际上令人反感。
前两章的论述是哲学思辨,第三章讨论实际结果。本章概括了研究证据,表明奖励没有起到促进长期的行为改变和提升表现的作用。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解释了情况为何如此,提出奖励失败的五个关键原因,这些原因无异于对奖励的严厉批评。第六章仔细探讨了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去批评的一种奖励形式:表扬。
本书的后半部分涉及我已提过的三个问题:雇员的表现、学生的学习、孩子的行为,探索奖励的效果和可以用来替代奖励的方法手段。这部分的编排方便读者,有人如果只对其中一个问题感兴趣,无需费力读完就另两个问题所作的讨论。第七和第十章探讨工作场所的问题,第八和第十一章论及教育问题,第九和第十二章讨论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问题(第和教师、父母有关)。
这本书放在某当的收藏夹了有好几年,当对它再次上架绝望之后,我开始在某宝上搜索,先以11元包邮的价钱买下了它的影印版,待读完后,再以十倍于原价的价钱买下了它的正版。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觉得自己“碰”到了一本好书,其实是内心里一直有意识地“找”它,以印证心中的某种...
评分 评分《奖励的惩罚》读书笔记 [美]埃尔菲·艾恩:奖励的惩罚 上海三联书店,2006 【梗概】 胡萝卜加大棒,奖励和惩罚是有效的,这种观念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但可以上溯到更早以前的文化中。 行为主义实验中,动物做某事后,就给奖励,就可以训练让动物一直做某事。行为主义的核心...
评分奖励并不惩罚,无知才惩罚。——马克·土温。 一 Alfie Kohn主要是针对pop behaviorism提出批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就能搞定一切,或,换句话说,我们唯一只能用正或负强化来搞定别人。 Khon提到Skinner的一些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基因的产物。这句话显然没错。...
观点新颖,证据充分
评分小李匪盗有一篇评论,他分析的很细,但缺了一个根本的视点,人不是工业化的产成品。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要比他的高。
评分小李匪盗有一篇评论,他分析的很细,但缺了一个根本的视点,人不是工业化的产成品。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要比他的高。
评分有启发,要反思目前的绩效主义
评分看待当代的绩效主义更冷静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