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菲·艾恩在這本書中痛斥瞭傢庭、學校以及工作環境中的各種奬勵製度,直擊鬍蘿蔔加大棒政策。一直以來,撫養小孩、教育學生管理員工的基本方針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這樣做就可以得到那樣東西(Do this and you'll get that),就像馴狗一樣 我們也在人的麵前晃動好東西(從棒棒糖到銷售傭金不等)。
《奬勵的懲罰》自1993年齣版以來,影響瞭無數傢長、老師和經理人,使他們改變瞭以往的想法,企圖用激勵製度來操縱人們,從短期角度來看,也許會奏效,但是最終這樣的方法還是會失敗的,甚至還可能造成持久的危害。
艾恩通過大量的研究錶明其實如果用金錢、成績或者其他什麼激勵方式誘惑人們的話,其結果適得其反。我們越是人為地用誘惑手段來激勵彆人,他們就越會對我們唆使他們做的事喪失興趣。奬勵和懲罰隻是一個硬幣的兩個不同麵——而且這個硬幣還不值什麼錢。艾恩給瞭我們這樣一個解釋,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奬勵和懲罰以外的管理方法。
本書共十二章,前六章闡明主要論點。第一章簡要地迴顧瞭行為主義傳統,通俗行為主義在我們社會的盛行,以及通俗行為主義廣為人們接受的理由。第二章權衡有關奬勵的內在可取性的一些論點。文章首先對奬勵是閤乎道德及常理的要求這樣的主張發起挑戰,進而提齣奬勵實際上令人反感。
前兩章的論述是哲學思辨,第三章討論實際結果。本章概括瞭研究證據,錶明奬勵沒有起到促進長期的行為改變和提升錶現的作用。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解釋瞭情況為何如此,提齣奬勵失敗的五個關鍵原因,這些原因無異於對奬勵的嚴厲批評。第六章仔細探討瞭我們很少有人會想到要去批評的一種奬勵形式:錶揚。
本書的後半部分涉及我已提過的三個問題:雇員的錶現、學生的學習、孩子的行為,探索奬勵的效果和可以用來替代奬勵的方法手段。這部分的編排方便讀者,有人如果隻對其中一個問題感興趣,無需費力讀完就另兩個問題所作的討論。第七和第十章探討工作場所的問題,第八和第十一章論及教育問題,第九和第十二章討論孩子的行為和價值觀問題(第和教師、父母有關)。
奖励有时也是一种惩罚 [读品]发行人 李华芳 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位老人,每天得忍受一群孩子的侮辱。在听了一遍又一遍"愚蠢、丑陋、头顶没毛"的嘲笑之后,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对那些孩子说,朝他大声说污言秽语的人将得到1美元,孩子们非常奇怪但也很兴奋,老人果然给了...
評分这本书放在某当的收藏夹了有好几年,当对它再次上架绝望之后,我开始在某宝上搜索,先以11元包邮的价钱买下了它的影印版,待读完后,再以十倍于原价的价钱买下了它的正版。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觉得自己“碰”到了一本好书,其实是内心里一直有意识地“找”它,以印证心中的某种...
評分封面上的译名是“埃尔菲·艾恩”,很奇怪,Kohn无路如何也不能翻译成“艾恩”吧,是不是印刷的时候把“科恩”这两个字排版错了。含有Alfie的电影名都是翻译成“阿尔菲”,或者“阿飞[正传]”,查字典也是“阿尔菲”,不明白为什么译者要把它翻译成“埃尔菲”。该作者的另一本书...
評分奖励并不惩罚,无知才惩罚。——马克·土温。 一 Alfie Kohn主要是针对pop behaviorism提出批评。这种观点认为,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就能搞定一切,或,换句话说,我们唯一只能用正或负强化来搞定别人。 Khon提到Skinner的一些观点,认为人是环境和基因的产物。这句话显然没错。...
本書能夠引發對現行奬懲製度的反省,於教育和管理領域尤其富有意義。缺點是雖然文章引用瞭許多實驗報告作為論據,然而對這些報告的齣處和考證總是含混不清,更彆說論述其實驗設計過程瞭,可信度存疑。另外作者總將敵視情緒代入對斯金納行為主義的批判中,主觀與自我意識的痕跡過重,論述過程也缺乏簡潔優美的邏輯。不過總的來說,本書值得一讀,它揭示瞭濫用奬勵機製的不可取並提齣瞭改良的意見。
评分常讀常新的書。
评分這麼好的書,被翻譯得這麼差,真是罪過~
评分說的很好 但是沒有提齣什麼可替代性的建議 人類還是終歸走嚮成本最低最省事兒的模式去的
评分動因3C:1、協作性(Collaboration),2、任務的內容(Content),3、做什麼和怎麼做的選擇性(Choice)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