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谈吃

汪曾祺谈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曾获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

出版者:北方文艺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出品人:
页数:211 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06年1月1日
价格:1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172021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汪曾祺 
  • 美食 
  • 散文 
  • 随笔 
  • 饮食 
  • 老头子很有意思 
  • 美食文化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谈吃不能就吃论吃,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当代人写吃是一绝,但真正写出味道来的仅有两人。金庸和汪曾祺。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给洪七公对付好吃的,那段按理讲够精彩的了吧,但和汪曾祺相比,还是逊色。 汪先生是江苏高邮人,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他说的那道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盛产的咸鸭蛋和豆腐一起做着...  

评分

身边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吃货,他们不仅知道哪些地方有好吃的,而且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让人惊讶不已。过去对吃的东西都不讲究,只为果腹而已。而今凡事都得亲力亲为,所以不得不重视起吃的质量。正如汪老所言,大抵上好吃的菜都是馋人给琢磨出来的。 说起吃来,除品尝味道外,偶...  

评分

我不是一个吃货,但看先生的散文集还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和当代一些作家的散文杂文集的对比。前者是玉,温润大气谦和。后者是尖石粗瓦,失了朴素,却多了浑身戾气。也不知哪里来的极端和愤怒,看得也叫人极端和愤怒。 一些摘录: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  

评分

身边常有这样或那样的吃货,他们不仅知道哪些地方有好吃的,而且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让人惊讶不已。过去对吃的东西都不讲究,只为果腹而已。而今凡事都得亲力亲为,所以不得不重视起吃的质量。正如汪老所言,大抵上好吃的菜都是馋人给琢磨出来的。 说起吃来,除品尝味道外,偶...  

评分

我不是一个吃货,但看先生的散文集还是津津有味。尤其是和当代一些作家的散文杂文集的对比。前者是玉,温润大气谦和。后者是尖石粗瓦,失了朴素,却多了浑身戾气。也不知哪里来的极端和愤怒,看得也叫人极端和愤怒。 一些摘录: ○家常酒菜,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汪老果真老饕一个

评分

原本可能没那么惊艳的,但读了蔡澜的美食随笔之后,突然觉得汪曾祺写得是真好。冬日渐冷,窝被子里,读一两篇,只觉得从胃里暖至心窝。

评分

写的是蛮有意思的,关键是对我大广西的美食,提的也很到位,所以感觉各种评论还是很中肯的。不过好像是由很多篇随笔拼凑起来的,所以会有一些重复的描述,整个文章构成有点凌乱。但是总的来说,还算充满了老人家的童趣感。

评分

抠抠角角里的舒服

评分

读了《汪曾祺谈吃》觉得妙趣横生,真的没想到这个老头对吃这么有研究,每一种食物的讲述都像是闲时和老友聊天般娓娓道来,会吃,懂吃,吃里写风土,写回忆,太有趣了,一个咸鸭蛋都写得人食指大动。所有美食里还是江南的最动人,这就是舌尖上的记忆吧,“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