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43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杂志上发表小说。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短篇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曾获奖。主要著作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
谈吃不能就吃论吃,一本菜谱又有什么趣味呢?汪曾祺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怎么个来历说得头头是道、烘托得恰到好处。用真实细腻的语言,表达了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是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学拉得最近的人。
羡慕汪先生能以生花妙笔向读者呈上一道道有色有味的美食,文中又饱含似有还无对生活的挚爱,读起来真是身心双重享受。 不过是一道日常小吃,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风情,又调和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有汪先生与家人朋友的回忆。 不禁想写一写自己与美食的故事。去年春节后我跟爱人...
评分羡慕汪先生能以生花妙笔向读者呈上一道道有色有味的美食,文中又饱含似有还无对生活的挚爱,读起来真是身心双重享受。 不过是一道日常小吃,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风情,又调和了制作者的心意,还有汪先生与家人朋友的回忆。 不禁想写一写自己与美食的故事。去年春节后我跟爱人...
评分以前看过他写的《昆明的雨》,写到莲花池边的一个小酒店,“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我怀疑那个地方我曾去过的,所以对于他的文字一见如故。 看这本书,其实是为了在纸上重游昆明。回家翻开一看……他对昆明的偏爱比我想象的还要厉害得多。他讲徽菜只用了半页,讲...
评分作为一名不敢妄称吃货的馋嘴小孩,打小就是汪曾祺老先生的铁杆粉。小学初中学校常常会摊派一些无用的课外阅读刊物来创收,作为老一辈作家,汪老的作品常常被收录其中。存在脑海中的作品,就有《五味》,《故乡的鸭蛋》,《黄油烙饼》等好几个。拿到书后常常是汪老作品那几页翻...
评分作为一个吃货,最早认识汪曾祺先生是高中阅读题中先生写的《捡烂纸的老头》,写了烤肉刘开的回民馆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关于黄焖羊肉的片段,“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
抠抠角角里的舒服
评分汪老头。不用评了吧。
评分本书虽然也是谈吃,但与蔡澜有区别的是,本书中更多的并不是讨论做菜式的店面,而是更多地谈论一些汪曾祺本人自己做菜的经历,也更多地谈论家常小菜。
评分这帮老知识分子一谈到吃简直丧心病狂,太可怕了……
评分汪老说教起来也是一派调皮相——如果不是苦瓜,而是狗尾巴草,那就另当别论。截至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认为狗尾巴草很好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