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當代女作傢。原籍遼寜,生於北京,讀小學和中學時愛好音樂和文藝。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計係,到第一機械工業部工作。1978年發錶第一篇小說《從森林裏來的孩子》,獲同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翌年加入中國作協。1982年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並隨中國作傢代錶團赴美國參加第一次中美作傢會議。任北京市作協副主席。著有作品集《張潔小說劇本選》,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方舟》,小說集《祖母綠》,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2屆茅盾文學奬,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齣版)。《隻有一個太陽》,散文集《在那綠革地上》以及《張潔集》等。張潔獲意大利1989年度“瑪拉帕爾帝”國際文學奬。她的《誰生活得更美好》、《條件尚未成熟》分獲1979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祖母綠》獲全國第3屆優秀中篇小說奬,短篇小說《有一個青年》改編攝成電視劇播映,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錶現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雅醇美。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瞭》封麵為張潔親自設計。流淚的老鳥和小鳥,是張潔初學油畫時的習作。張潔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度過瞭幾十年坎坷的歲月。最睏難的時候,母親甚至上街賣冰棍貼補傢用。後來傢境好轉,張潔一心期望給母親一個舒適幸福的晚年。不想因為腦垂體瘤手術後引起血栓,母親丟下張潔,離開瞭人世。“一個人在五十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要比在四歲的時候成為孤兒苦多瞭”!母親去後,張潔大病。一年多痛苦掙紮,幾度命運捉弄,她終於寫完瞭這些不能不寫的文字,“瞭瞭一份心債”。她追念最後的日子裏,寬仁的母親對女兒的順從、依賴、忍讓、剛強率真的女兒對母親的體貼、埋怨、痛悔……所有的磕碰、瑣碎、纏綿,一夜之間都不復存在,隻有這些椎心泣血的文字,訴說著永遠的母女之情。書中的照片,和文字一起講述著母親的故事、母女的故事,以及母親、女兒、外孫女的故事。
一个迄今为止我听过最长的片名,于是从听到那刻开始便从没有忘记。相比之下,那些所谓的简单片名,两个字的,却几乎没有一个让我记住,尤其是电视剧的名字,来一个看一个忘一个,莫非那些人偏要以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聪明,浓缩才显精华?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
評分潜意的偶像 ——记张洁 (http://hoopdyy.yculblog.com/post.2566703175.html) 我很小的时候,总是赖在家里不去上课。学校里的功课自然是要温的,不过很少能看得长久,拨弄着21寸的电视机,百无聊赖地打发一天一天的日子。 人年少的时候,大多都会喜欢附庸风雅,故作...
評分请原谅我对琐碎的繁冗记叙. 人们往往总会说一句俗气到骨子里的话.在失去后你才会懂得. 有两本书<水仙已乘鲤鱼去>.<二三事>.里面的祖母或父亲.辞世. 高二祖母病危住院.某日我牵他过马路前往医院.人行横道上.他望向我怯懦的眼神.触及到摩挲纹路交错的手掌. 牙齿松动.溃疡.胃...
評分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么令人伤心的书,单看看名字就想把书合上。也许当至亲的人真的离去,我们才会觉得开始长大,开始思考人生,生死,轮回。每一个生命的开始都相似,但是离开的时候,有的戛然而止,有的平静消逝,也有经过反反复复的挣扎,最后不得不撒手,纵有万般无奈。但大...
評分看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这一边看一边让我好多次忍不住要流泪 倒不是说张洁写得有多好,她基本上就是在叙述妈妈从发病到入院至病去的过程 也不是因为张洁对她妈妈的感情有那么的深(这点张洁在书里实际上始终没说出口,却从书里可以看出来) 而唯一的原因是, 在看这...
讀的過程中經常停下,太難受
评分看時,未至一半,就以泣齣淚。母愛總是相似的,瑣碎,纏綿,習以為常,無以為報,隻得銘記,時時提醒,彆忘感恩。似水流年的日子裏總有分離。而我如此習慣有你。愛你,以無言。願傢人們一直健康快樂。
评分看的心好痛,為作者,也為自己,還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多少年,又是多少天呢?
评分要對自己的傢人好一點,再好一點,
评分張潔的孫先生甚至還不如朋友體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