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悦,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于1913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部哲学科。在研究宗教哲学的同时,对日本、朝鲜的民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对之收集、研究。于大正十五年(1926)与富本宪吉(1886-1963)、河井宽次郎(1890-1996)、浜田庄司(1894-1978)联名发表《日本民艺美术馆设立趣旨书》。1936年任日本民艺馆首任馆长,1943年任日本民艺协会首任会长,出版有《柳宗悦全集》。1957年获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劳者”荣誉称号。
本书是1940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这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的。因此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跟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艺之旅。手工艺的素朴真诚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为设计大国,缘自过去之为手工艺之国,其精神一脉相传。本书对于国内民艺界、设计界人士,尤具参考价值。
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所以手工艺作业中会发生奇迹,因为那不是单纯的手在劳动,背后有心的控制,使手制造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使人遵守道德,这才是赋予物品美之性质的因素。所以,手工艺作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有比手更神秘的机器存在吗?为什么手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之重要,大家都有必要思索。
这本书写于1943年战争时期,记载的内容大多是昭和十五年(1940)前后的日本手工艺的状况。目的是为了告诉年轻人至今还不大了解的日本的另一面,是以描述表现于手工艺中的日本姿态为主。 本书优点 1. 覆盖面广,是战前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 2. 作者名气响亮。且为调...
评分这本书写于1943年战争时期,记载的内容大多是昭和十五年(1940)前后的日本手工艺的状况。目的是为了告诉年轻人至今还不大了解的日本的另一面,是以描述表现于手工艺中的日本姿态为主。 本书优点 1. 覆盖面广,是战前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 2. 作者名气响亮。且为调...
评分简直看不下去。日本人敝帚自珍的虔诚,看不下去。我们数典忘祖的潇洒,看不下去。1940年的日本,就已经在反思手工艺与机械化大生产之间的利弊,就已经试图去平衡两者的消长。 对手工艺人的尊重,对手工艺品的敬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即使难以哺育其更上层楼,也保障了手工...
评分我不喜欢这种“老的才是好的”的论调,全文基本上介绍了日本战前整个国家的手工艺内容,老人家不辞辛劳的一点点收集的,精神很是感人,但是每一个都点到即止,有一些简单的图例,但不精细,看完之后没有特别的印象,只觉得耳边嗡嗡的,这个老人家一直在念叨着保护本国手工艺,...
评分我很喜欢做手工,从小时候的手工课到日常给衣服缝缝补补都喜欢。我也喜欢手作的东西,我喜欢看着它们从再普通不过的原材料——一捆毛线、一堆竹片、一块木头——变成生活中可以用和玩的东西——毛衣和围巾、竹篮、木头玩具,这个过程非常神奇,似乎有某种魔法在起作用。 90年代...
日本人执拗的个性 观点也不是全都认同 执拗过分而显得迂腐
评分日本民艺之父历经20多年时间走访整个日本 各地取材 才有了这本
评分没有配彩图不幸福。还有就是讲得也非常浅,都是一笔带过,虽然作者是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来走访调查。
评分我只能说 不是你想的那样 = =
评分校图书馆能够引进这套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匠人们的手工艺作品能够展现最为朴素和健康的自然界的美,光是阅读那一个个陶器纸品棉布簸箕衣饰的名字就足够唇齿留香了。对于很多器物都是从中国引进的日本来说尚且如此,国内的民间艺术真该好好地挖掘保存,这是民族多样性赖以生存的根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