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首歌也能埋伏启蒙的咒语,
穿透我们无力描述的世界,预言我们不忍逼视的未来。
世界如此喧哗,还好有马世芳
由音乐深入书写这个时代,那些被遗忘、被屏蔽,却犹然美丽的大小声音。
《耳朵借我》是马世芳第一本专讲“中文世界”的音乐文集,成文于二○一○到二○一四之间。在书中,马世芳记录下不止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李泰祥、侯德健、罗大佑、李宗盛、伍佰……也努力挖掘音乐背后,曾经被遮蔽、被遗忘的人与事,曲折与辛酸,音乐与社会、政治的纠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吹不同的风、喝不同的水长大的我们,或许曾为了同一首歌流泪、呐喊。马世芳的文字,唤起我们曾经难以忘怀的记忆,也告诉我们不该遗忘的真相。
这片岛屿刚刚历经七○年代的一连串颠簸,正摇摇晃晃迎向一波波更为激烈的大浪。许多人殷切等待足以描述、解释这一切的全新语言,于是一首歌也可以是启蒙的神谕,一张唱片也可以是一桩文化事件。一个音乐人不但可以是艺术家,更可以是革命家、思想家。
——马世芳
马世芳这样用心的听者,让华语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与付出,有了价值和尊严。
——李宗盛
关于过去四十年两岸三地的原创歌曲,很少人比世芳听得多,听得仔细。
把耳朵借给马世芳吧,听他放一首歌,认识写歌的人和那个年代的故事。
——侯德健
马世芳
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
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岁开始做广播,十五岁因为一卷披头士精选集迷上老摇滚,并梦想以文字和音乐为生。
大学时代一面主编《台大人文报》、一面在中广青春网引介经典摇滚乐。毕业前夕和社团同学合编《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虽是学生作品,选题制作却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视为乐史重要文献。
一九九五年退伍,编纂《永远的未央歌:校园民歌20年纪念册》,亦成为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的必读参考书。廿七岁和朋友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轰动华人文化圈,开类型出版风气之先。
二〇〇〇年,马世芳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music543.com”,跨足社群经营与独立音乐发行事业,屡获台湾金曲奖与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乡愁蓝调》在台湾出版,获得各方赞誉,入选《诚品好读》选书单、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入围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
目前在News98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持续撰写杂文、专栏与音乐文字。
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侧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天生一对“大耳朵” 侯德健 马世芳有一对天生的“大耳朵”,在绝大多数人只被允许用“小耳朵”听世界的时代,陶晓清和马老师夫妇俩就给了他们的宝贝儿子世芳一对难得的“大耳朵”。这一对大耳朵里有陶晓清的浪漫情怀和马老师的人文关怀,世芳用他的“大耳朵”分秒不差地记录了...
评分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
评分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鉴于它棕色精致的包装和文艺清新的名字拿起来就没放下了。耳朵借我,借我说给你听,借我你些许时间翻开这本书,重拾曾经的记忆。对于一个对台湾历史一点不了解,对台湾歌曲也听得不多的我,开始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后来,我...
评分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鉴于它棕色精致的包装和文艺清新的名字拿起来就没放下了。耳朵借我,借我说给你听,借我你些许时间翻开这本书,重拾曾经的记忆。对于一个对台湾历史一点不了解,对台湾歌曲也听得不多的我,开始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后来,我...
评分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
资料很扎实
评分音乐背后的一些故事写得挺好,但是好多听感一直重复,比如说有n篇都着重写了美丽岛,看着也是累,以及不喜欢涉及时政的东西。
评分摇滚或者民谣,剥不开的政治,马世芳说了很多。虽然事态从不总如浪漫主义者所言的那样,但能相信所相信的,是幸福。啊,最喜欢万青的那一篇,想要好好地认真地从头到尾听一遍那张专辑。
评分时代不同了,文字也看多了,其实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单纯借马世芳的耳朵,倒反而是他在两岸之间搬运着历史,借贷着青春。那些故事已经说得太多,那些梦想也已经变成教唆。无论乐与乐评,政治侵入,过与不过,一念之间。只有那几篇回忆故人、感叹被“震”的文字,因简直而生风致。
评分嗯,就是想要赶紧读完它。关于《美丽岛》和李双泽拎可口可乐瓶上台慷慨陈词的情节,怎么本本都有啊?这就是马世芳的“老本”吗?这样不厌其烦的说同一件事很多遍,是得有多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