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借我

耳朵借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马世芳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36.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5412
丛书系列:理想国·马世芳作品
图书标签:
  • 音乐
  • 马世芳
  • 台湾
  • 随笔
  • 人文
  • 乐评
  • 文化
  • 散文随笔
  • 耳朵借我
  • 听觉故事
  • 儿童绘本
  • 想象力培养
  • 睡前故事
  • 声音世界
  • 创意写作
  • 亲子共读
  • 趣味阅读
  • 耳朵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曾经,一首歌也能埋伏启蒙的咒语,

穿透我们无力描述的世界,预言我们不忍逼视的未来。

世界如此喧哗,还好有马世芳

由音乐深入书写这个时代,那些被遗忘、被屏蔽,却犹然美丽的大小声音。

《耳朵借我》是马世芳第一本专讲“中文世界”的音乐文集,成文于二○一○到二○一四之间。在书中,马世芳记录下不止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李泰祥、侯德健、罗大佑、李宗盛、伍佰……也努力挖掘音乐背后,曾经被遮蔽、被遗忘的人与事,曲折与辛酸,音乐与社会、政治的纠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吹不同的风、喝不同的水长大的我们,或许曾为了同一首歌流泪、呐喊。马世芳的文字,唤起我们曾经难以忘怀的记忆,也告诉我们不该遗忘的真相。

这片岛屿刚刚历经七○年代的一连串颠簸,正摇摇晃晃迎向一波波更为激烈的大浪。许多人殷切等待足以描述、解释这一切的全新语言,于是一首歌也可以是启蒙的神谕,一张唱片也可以是一桩文化事件。一个音乐人不但可以是艺术家,更可以是革命家、思想家。

——马世芳

马世芳这样用心的听者,让华语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与付出,有了价值和尊严。

——李宗盛

关于过去四十年两岸三地的原创歌曲,很少人比世芳听得多,听得仔细。

把耳朵借给马世芳吧,听他放一首歌,认识写歌的人和那个年代的故事。

——侯德健

作者简介

马世芳

一九七一年夏生于台北。写作者、广播人、music543.com站长。

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广播人陶晓清,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岁开始做广播,十五岁因为一卷披头士精选集迷上老摇滚,并梦想以文字和音乐为生。

大学时代一面主编《台大人文报》、一面在中广青春网引介经典摇滚乐。毕业前夕和社团同学合编《1975-1993台湾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虽是学生作品,选题制作却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视为乐史重要文献。

一九九五年退伍,编纂《永远的未央歌:校园民歌20年纪念册》,亦成为研究台湾流行音乐的必读参考书。廿七岁和朋友合著《在台北生存的一百个理由》,轰动华人文化圈,开类型出版风气之先。

二〇〇〇年,马世芳创办音乐社群网站“五四三音乐站music543.com”,跨足社群经营与独立音乐发行事业,屡获台湾金曲奖与华语音乐传媒大奖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乡愁蓝调》在台湾出版,获得各方赞誉,入选《诚品好读》选书单、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入围金鼎奖“最佳文学语文类图书奖”。

目前在News98主持“音乐五四三”节目,并持续撰写杂文、专栏与音乐文字。

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记忆与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笔端饱蘸情感,念旧伤逝之余,也能引领读者侧身历史后台,怀想曾经沧海的激情与幻灭,于同代人中独树一帜。

目录信息

辑一 刀子一样的风
淌着血歌唱
完美的抗议歌曲
“放过孩子吧!”
从橄榄树到葵花籽
好一朵美丽的□□□
鸟巢归来
那年北京刀子一样的风
一万匹脱缰的马
江湖,秋蝉,美丽岛
辑二 你转回头
巨龙之眼,美丽之岛
白色的恐惧,红色的污泥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青春不再,琴音犹存
李泰祥二三事
阿仁,你转回头
坐在那音乐上
倔强执拗的张悬
这个导演会选歌
但愿是柴油的
当炉心熔毁,但愿我们还能告别
“地下社会”并不欠这社会什么
辑三 溯流静听
请进来我的世界,稍作停留
忙与盲,一张消失的床
流浪远方,流浪
“小清新”的祖师奶奶
文青应当读诗,写歌的文青尤其是
这句其实唱错了?
请勿枪杀歌手!
不许胡搞瞎搞!
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目击陈升和伍佰的第一次
辑四 以歌筑墙
生平买了最多卡带那一天
一万块一张CD
记得那只随身听
消失的贝斯手
作者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天生一对“大耳朵” 侯德健 马世芳有一对天生的“大耳朵”,在绝大多数人只被允许用“小耳朵”听世界的时代,陶晓清和马老师夫妇俩就给了他们的宝贝儿子世芳一对难得的“大耳朵”。这一对大耳朵里有陶晓清的浪漫情怀和马老师的人文关怀,世芳用他的“大耳朵”分秒不差地记录了...  

评分

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  

评分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鉴于它棕色精致的包装和文艺清新的名字拿起来就没放下了。耳朵借我,借我说给你听,借我你些许时间翻开这本书,重拾曾经的记忆。对于一个对台湾历史一点不了解,对台湾歌曲也听得不多的我,开始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后来,我...  

评分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本书,鉴于它棕色精致的包装和文艺清新的名字拿起来就没放下了。耳朵借我,借我说给你听,借我你些许时间翻开这本书,重拾曾经的记忆。对于一个对台湾历史一点不了解,对台湾歌曲也听得不多的我,开始看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时,说实话,我看不下去。后来,我...  

评分

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  

用户评价

评分

资料很扎实

评分

音乐背后的一些故事写得挺好,但是好多听感一直重复,比如说有n篇都着重写了美丽岛,看着也是累,以及不喜欢涉及时政的东西。

评分

摇滚或者民谣,剥不开的政治,马世芳说了很多。虽然事态从不总如浪漫主义者所言的那样,但能相信所相信的,是幸福。啊,最喜欢万青的那一篇,想要好好地认真地从头到尾听一遍那张专辑。

评分

时代不同了,文字也看多了,其实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单纯借马世芳的耳朵,倒反而是他在两岸之间搬运着历史,借贷着青春。那些故事已经说得太多,那些梦想也已经变成教唆。无论乐与乐评,政治侵入,过与不过,一念之间。只有那几篇回忆故人、感叹被“震”的文字,因简直而生风致。

评分

嗯,就是想要赶紧读完它。关于《美丽岛》和李双泽拎可口可乐瓶上台慷慨陈词的情节,怎么本本都有啊?这就是马世芳的“老本”吗?这样不厌其烦的说同一件事很多遍,是得有多爱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