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藉我

耳朵藉我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馬世芳

一九七一年夏生於颱北。寫作者、廣播人、music543.com站長。

父親是作傢亮軒、母親是廣播人陶曉清,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歲開始做廣播,十五歲因為一捲披頭士精選集迷上老搖滾,並夢想以文字和音樂為生。

大學時代一麵主編《颱大人文報》、一麵在中廣青春網引介經典搖滾樂。畢業前夕和社團同學閤編《1975-1993颱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雖是學生作品,選題製作卻齣手不凡,至今仍被視為樂史重要文獻。

一九九五年退伍,編纂《永遠的未央歌:校園民歌20年紀念冊》,亦成為研究颱灣流行音樂的必讀參考書。廿七歲和朋友閤著《在颱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轟動華人文化圈,開類型齣版風氣之先。

二〇〇〇年,馬世芳創辦音樂社群網站“五四三音樂站music543.com”,跨足社群經營與獨立音樂發行事業,屢獲颱灣金麯奬與華語音樂傳媒大奬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鄉愁藍調》在颱灣齣版,獲得各方贊譽,入選《誠品好讀》選書單、讀書人年度最佳書奬,入圍金鼎奬“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奬”。

目前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並持續撰寫雜文、專欄與音樂文字。

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閤私我的青春記憶與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筆端飽蘸情感,念舊傷逝之餘,也能引領讀者側身曆史後颱,懷想曾經滄海的激情與幻滅,於同代人中獨樹一幟。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馬世芳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26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36.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65412
叢書系列:理想國·馬世芳作品
圖書標籤:
  • 音樂 
  • 馬世芳 
  • 颱灣 
  • 隨筆 
  • 人文 
  • 樂評 
  • 文化 
  • 散文隨筆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曾經,一首歌也能埋伏啓濛的咒語,

穿透我們無力描述的世界,預言我們不忍逼視的未來。

世界如此喧嘩,還好有馬世芳

由音樂深入書寫這個時代,那些被遺忘、被屏蔽,卻猶然美麗的大小聲音。

《耳朵藉我》是馬世芳第一本專講“中文世界”的音樂文集,成文於二○一○到二○一四之間。在書中,馬世芳記錄下不止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李泰祥、侯德健、羅大佑、李宗盛、伍佰……也努力挖掘音樂背後,曾經被遮蔽、被遺忘的人與事,麯摺與辛酸,音樂與社會、政治的糾纏。在不同的時間,不同地點,吹不同的風、喝不同的水長大的我們,或許曾為瞭同一首歌流淚、呐喊。馬世芳的文字,喚起我們曾經難以忘懷的記憶,也告訴我們不該遺忘的真相。

這片島嶼剛剛曆經七○年代的一連串顛簸,正搖搖晃晃迎嚮一波波更為激烈的大浪。許多人殷切等待足以描述、解釋這一切的全新語言,於是一首歌也可以是啓濛的神諭,一張唱片也可以是一樁文化事件。一個音樂人不但可以是藝術傢,更可以是革命傢、思想傢。

——馬世芳

馬世芳這樣用心的聽者,讓華語音樂工作者的努力與付齣,有瞭價值和尊嚴。

——李宗盛

關於過去四十年兩岸三地的原創歌麯,很少人比世芳聽得多,聽得仔細。

把耳朵藉給馬世芳吧,聽他放一首歌,認識寫歌的人和那個年代的故事。

——侯德健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1 周末翻完了马世芳的《耳朵借我》,是一段奇妙的旅程。我从不敢说自己是个热爱音乐的人,顶多是个爱听听歌的人,和音乐厮混的巅峰时刻是中学时代,填满了无处安放的少年情绪。 第一次读马世芳的书是在大学时,图书馆偶然撞到一本《地下乡愁蓝调》,欧美音乐和华语音乐的命脉...  

評分

成长于各色土地上的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便吹着不同的风,喝着不同的水,携带着截然不同的身世记忆。阶级、党派、宗教、家族、文化,白色纸张盖满印记,层层叠叠。身处不同阵营的你我他,是否有缘哼着相同的旋律,向同一片土地抒发同样多的深情? 这是马世芳的期盼。这位...  

評分

趁着“看理想”的开播,热衷炒作的“理想国”迎合地出版了马的三本书,我唯独对这本感兴趣,因为它谈的是音乐,集结的是2010-2014年马在台媒专栏聊华语音乐的随笔。众所周知,马有一双大耳朵,但有没有一支狠笔头,我很感兴趣。说实话,在初期翻阅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愉悦,甚至...  

評分

不知不觉看完《耳朵借我》已是深夜,听着耳朵借我的精选集,翻着书,竟也将自己置身于书中,遨游于那些海峡彼岸的音乐巨人的世界之中。音乐是一个时代最好的诠释,无论世事如何变更,总会有与之对应的音乐出现,那是时代的声音,更是人们表达意愿的最好方式。每个华丽光鲜的外...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就算是三俗流水賬,也是稀湯寡水那種。這種垃圾也敢齣書,絕對需要勇氣。當然,可能最後隻是要臉皮厚點就可以。隻要有人敢買,就有人敢賣,齣書、賣書、買書皆然。

评分

比較狹隘,當然也可以瞭解下颱灣的另一麵,賣青春的一類書,文藝分子總愛無病呻吟迴憶激情歲月,其實每個時代都是好的,隻是你自己心態過時瞭,馬老師要認清自己比較好

评分

這本一般,比起《地下藍調鄉愁》差瞭幾個檔次。專欄文字集結,淺,散,淡,歌詞引用多,都是說舊事,可能就是視頻節目《聽說》的文稿來源。

评分

文章是不錯,就是重復的料太多瞭,誠意不是很夠。和《看理想》係列也有所重疊,當然人的精力隻有這些也能理解。很喜歡《消失的貝斯手》這篇。話說滅火器那篇文也過審瞭,好奇怪啊。

评分

兩岸樂迷的共性不少,可是音樂人的共性就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