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父亲是从俄国移居来的犹大商人,贝娄是家中四个孩子中最年幼的一个。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自1938年以来,除当过编辑和记者,并于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短期服过役外,他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现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和社会思想委员会主席。
从1941年到1987年的4O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挂起来的人》(1944)、《受害者)(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奥吉·马奇历险记》(1953)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由于他把“丰富多彩的流浪汉小说与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结合在一起”,这部小说成为当代美国文学中描写自我意识和个人自由的典型之作。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系主任的十二月》(1981)、《而今更见伤心死》(1987)、《偷窃》(1989)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其中《赫索格》成为美国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且惜今朝》(1956)和《莫斯比的回忆》(1968),剧本《最后的分析》(1965)以及游记《耶路撒冷去来》(1976)、散文集《集腋成裘》(1994)等。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欲望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全国图书馆,一次普利策奖奖;1968年,法国政府授予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1976年,由于他“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分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洪堡的礼物》是贝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两代作家命运的描写,揭露了物质世界对精神文明的压迫和摧残以及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曾两获普利策奖并获封法国骑士勋章的中年作家查理·西特林一切都在走下坡路,前妻要刮尽他的财产、流氓砸烂了他的奔驰车、现有的情妇是个敛财娘,最重要的是他什么创造性的东西都写不出来了。他对潦倒而死的前辈诗人兼导师和挚友的洪堡一直心怀歉疚,洪堡曾教他认识艺术的力量,要他忠于自己的创造性精神,而他在洪堡贫病交加时却并未伸出援手。最后在面临物质和精神双重破产的情况下,西特林终于借助洪堡留给他的一个剧本提纲摆脱了物质危机,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洪堡当年的精神苦痛。
普鲁斯特说过吧,书好比透镜,照亮有所准备的心。(在皮囊的封底见到类似的话,皮囊也是读不下去的)。阶层不对,能力未及,这应该是一本写给希特林同龄的但还未成名的学者们看的书吧,要理解他的批判,要与作者产生共情是很难的,欣赏不能。
评分未成的精神方舟 ——读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 ◎ 东渔 当我们读完了《洪堡的礼物》,是不是都会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才是洪堡的礼物?洪堡的剧本就算是留给后人的礼物吗?他的前女友凯瑟琳需要它获得财富,而他生前的挚友西特林却是于心不安,...
评分贝喽的语调、语速 很喜欢阅读是的感觉 只是觉的英文的小说翻译过来后 一些口语的词汇很生硬 GUY可能就是家伙的意思 MY GOD 本也就是我的上帝 可就是觉得听不懂了 连人物都扭曲了 一定得找一本英文版
评分1,香港之行,我终于看完了<洪堡的礼物>.简单说,这是一个没落知识分子的呓语,一个死而复生的老诗人和他那生不如死的诗人学生的故事。 死掉的诗人洪堡“下身好象在踢踢塌塌演滑稽戏,上身却俨然王公贵族的派头”,他的事业是梦想把世界装饰得光彩夺目,可他的材料不够,他...
评分一直相信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是高于一般人之上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财富,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当你看完一本好书后,你的内心又会有一种欲望勃然而起,想见见这些人,想见见这些虽与你同处与一个世界,但却又与你绝然处在不同世界的人。 课堂与公交车似乎是思想游离的最好...
有点啰嗦
评分【2017.5.5~5.15】(45.7万字,559页)贝娄不好读,持续的阅读如同在找虐中寻求快感。这种快感并非激流勇进式的冲刺,而是存在于他叙事风格的独特和语言的精妙。血管式叙事令情节主干不断分出枝桠,所有分支都挂靠在主线上,加之小说时间的前后跳跃,令叙事结构变得复杂迷人起来。贝娄很聪明的一点在于他以知识分子作为主人公甚至叙事者,这就令贝娄语言与人物语言合二为一,而不是像莎士比亚以及其他作家那般油水分离。贝娄的喜剧风很难让人笑出来,因此这便是油滑的反面,与含泪的微笑互为补充,含蓄克制的幽默。贝娄从不忽视爱情的真实性,尤其对女性的刻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无比真实,我爱你是真的,我爱你的钱也是真的,我想和你在一起是真的,我变心了,也是真的。
评分“这不是文学,这是生活。”老是想着《月亮与六便士》,看来现在想做个像思特里克兰德这样的人是不行了,甚至于做洪堡都不行了,要么变成西特林,要么远离艺术。
评分好流畅,读来好欢欣。。结尾仍然苦涩。很美国的犹太人
评分说实话 我对这种题材不感兴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