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摺

禮與十八世紀的文化轉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商偉,1962年齣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兩年後獲碩士學位,專修魏晉南北朝隋唐文學。1988年赴哈佛大學東亞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領域轉嚮元明清小說戲麯。1997年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東亞係,2003年獲終身教職。後任狄百瑞東亞人文講座教授。自2011年起,執杜氏中國文化講座教席。

研究課題以戲麯小說為主,涉獵思想史、文化史、齣版文化和閱讀史等領域。著作包括:Rulin waishi and Cultural Trans for mationin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HarvardAsianCenter,2003),《文人的時代及其終結:1723-1840》(孫康宜和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下冊第四章);正在寫作有關《金瓶梅詞話》的專著,新著《評點與圖像:(紅樓夢>現象及其它》即將齣版。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商偉
出品人:
頁數:455
译者:嚴蓓雯
出版時間:2012-9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41395
叢書系列:三聯文史新論
圖書標籤:
  • 古典文學 
  • 儒林外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商偉 
  • 文學研究 
  • 文學 
  • 曆史 
  • 思想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儒林外史》的生命力不僅在於它以敏銳的觀察和細膩的反諷手法展示瞭士林的眾生百態,而且在於它觸及到瞭儒傢精英社會的一些核心問題及其睏境。本書以此為齣發點來解讀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作者認為,十八世紀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生瞭一係列根本性的轉變,這些轉變直接或間接地導緻瞭儒傢世界的最終解體。《儒林外史》既是這些轉變的産物,也是對他們的迴應。而這正是《儒林外史》的意義所在,可以用來解釋他在中國思想、文化和文學史上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這本書不錯。不過必須指出,《中文版序言》開篇便引用魯迅的文章,卻將魯迅的文意理解錯了。 「魯迅先生在他爲葉紫的《豐收》所作的序文中曾經這樣讚譽《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  

評分

小说研究的路径与方法——商伟教授访谈录 杨彬 商伟教授,1962年1月生,吉林省延吉市人。曾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现执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任杜氏中国文化讲席教授。主...

評分

【内容提要】 对18世纪礼制转变的讨论似乎不应局限于思想史和观念史的思考范围,而应把它置于更复杂的制度与民间生活的互动网络中予以全面把握。由此,不但要注意礼制的内涵与明清思想转折的关系,而且也不可忽略这种转折与清朝帝王文化品味的诱导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对儒家“二...  

評分

最初讀《儒林外史》,應該是初一的時候,很喜歡,看完之後還寫了首打油詩。也曾推薦給同學,結果同學大概沒聽清,去找了本《武林外史》,還跟我說確實很好看。上大學後,又重新讀了一遍,也只是淺嚐輒止,沒有深入體會小說的藝術性與思想性。買了這本書,其實不是爲了它是研究...  

評分

那个年代的空间驰想 商伟 第一次听说恢复高考,是1977年的春天。那个时候,我正在福州城外的北峰分校“劳动实习。”除了早上偶尔上一两堂课,主要的时间都用在砍柴烧饭、春耕施肥。春天是雨季,山路经常打滑。一旦汽车进不了山,补给线就被切断了,我们只好吃咸菜下饭。可是,...  

用戶評價

评分

2012最佳人文學術圖書, 依依不捨看完

评分

十八世紀禮儀主義興起,考據學搖擺於反傳統與復古傾嚮間,《儒林外史》應運而生,與顔禮學派和南京文人圈的禮儀實踐對話。言述性的二元禮內蘊的言行不一,促使作者寄希望於富於實踐性的苦行禮,而使之日常化的意圖的最終幻滅暗示瞭對禮儀的追求充滿曖昧;苦行禮一旦極端化,反成為宗法製施暴的正當藉口,禮儀主義本身又陷於另一種權力利益關係,甚至淪為官方秩序的共謀;外史乃是世俗化曆史,以欲望為驅力,將時間融入敘述形式中,形成與時俱變的當下關注、開放性寫作和多重視角;全知敘述者退場缺席,共同話語和敘述人聲音脫節,轉移至小說人物之口,不斷被挪用並隨語境衍生額外意義,而將規範性曆史敘述付諸實踐均告失敗;泰伯讓王神話本身隱含競爭的敘述;泰伯祠和湖心島、戲颱的互文彰顯外界對禮儀空間的侵犯、戲劇化景觀/不動聲色的儀式間的張力。

评分

2012最佳人文學術圖書, 依依不捨看完

评分

商偉真的功力非常紮實,特彆會問問題,讀前半本的時候真的被他的提問能力驚艷到,不僅每次都抓住關竅,而且層層深入地壘上去。但是讀到後來就有點疲勞,第一,重復比較多,很多觀點幾乎在每一章都在重復;第二,學術寫作本身的枯燥感,就是要用一整套學術語言去精準定義一些常識。第三,最後一部分講泰伯禮我就完全沒興趣讀瞭。內行人讀學術書尚且抓取部分以為己用,外行人讀就更要清楚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需要從書裏獲得什麼,不然囫圇讀過什麼都不會剩下的。我讀這本書的很清晰地明白我對儒傢禮儀的理論部分不感興趣,但我對商偉如何架構這個研究,如何提問,儒傢禮儀在實踐中如何倒塌,文人對於齣路的探尋都是有興趣的。

评分

1.非常羨慕作者的敘事能力。2.岔齣去的還能圓迴來纔是好腦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