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 1932- ),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
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大主教奥托在临终前对波多里诺说:“你记得祭司王约翰的王国吧?只有在寻找到他的情况之下,神圣旗帜才能越过拜占庭和耶路撒冷。.如果你没有得到关于这个王国的其它消息,就用编造的方式……”,于是身为赤髯腓特烈义子的波多里诺开始与他的朋友们开始捏造祭司王约翰向腓特烈致敬与邀请的信函,而最终目的是要向世人说明,连遥远的异教徒都愿意向腓特烈臣服,因此腓特烈才是当时欧洲真正的、凌驾于罗马教皇与拜占庭皇帝之上的惟一统治者。然而有趣的是,大骗子波多里诺最后居然被拜占庭教士左西摩骗走了信件的内容,后果是出现了不同版本的祭司王约翰所写的信件,而来源则是拜占庭皇帝与教皇。
于是,为了证明只有腓特烈才是真正的祭司王约翰所要致敬的对象,波多里诺又想到新招:伪造圣物「葛拉达」,而他的剧本则是让腓特烈亲身前往东方,然后宣称他见到了祭司,将这个所谓的圣物交给祭司,以赢得他的尊敬,使其成为神圣世界的真正共主。原来,这才是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真正目的!
当然了,一如历史告诉我们的,腓特烈最后溺死在河流中,然而波多里诺与朋友(与他一起伪造信件的那群朋友)一行人仍决定继续向东方出发寻找祭司王国,开始了犹如山海经、辛巴达历险那般不可思议的奇妙经验……
那幺这个神圣的圣物,耶稣所使用的圣杯,最后使得与波多里诺共同冒险犯难的朋友反目成仇的「葛拉达」到底长什幺样子?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人知道,既然如此,「葛拉达」最后由波多里诺发现也就不奇怪了,原来它不过是波多里诺的生父——一个意大利乡村老农夫临终前使用的寻常木碗!
有些阅读让我经历人生,别人的人生.读过这样一本书需要三天,但是这三天的漫长足够抵上我在现实中的若干年,好象这三天生活在天上人间,回归俗世时就物是人非---由于惯性的作用,我们用波多里诺的眼看世界,用一位大过我几十岁,经历了许多岁月磨砺的有智慧有悔恨有让人迷恋的伤痕...
评分本来想用某高考题目了:行走在消逝中。但考虑到知识产权的原因,我还是别用这题目了,想了很久,决定用“行走在义无反顾的谎言中”为题——用谎言来形容安伯特·艾柯的《波多里诺》这本书,也很贴切。 阅读体验 本书从一开始就作出挑战阅读者的姿态。据说原文的第一部分是用...
评分我决定把自己的打分标准下调一下。虽然这样比较对不起那些我还未打分的书们。 以后3星的意思就是,我个人觉得不错,但是不保证你读了也会喜欢。 这几天进入了所谓秋末大抢收。之前同时开始读的好几本书接连步入结局。除了《中国哲学简史》这类,我很讨厌把书读完的感觉。用最...
评分人一旦接受了一个暗示,就会不断地把它强化。大历史框架下的虚构人物也好,满口谎话也好,为人忠孝也好,标签一个个贴上去。 一直以来对卢梭有个怪癖好,喜欢拿自己往他身上套。所以面对自己神经兮兮的那种喜欢的对象,大抵是不敢抬头直视,用在书上,就是供着,不敢多看一眼。...
评分书其实是早就买了,以前也没有看过翁公的小说,据说是此公有很多头衔: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博洛尼亚大学教授等等等等。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是一个严重被高估的典型。虽然一直听说某某某或某某某用一夜时间情不自禁地看完这部小说,但直到最近我才用了一个多月断断续续看完这部500多页的小说,这是一部自我中心主义的小说,看到独角兽少女出现的那章我简直以为这是YY小说了。小说多半是伪历史小说,到后半部分收尾的时候终于变成密室推理小说——我觉得可能也是作者唯一花力气的地方,其它时候其实都在侃大山
评分仔细想了想为什么喜欢波多里诺,最大的原因大概是这种富丽的文风吧,对充满了paratax的文本和无法对应其所指好像漂浮在空中的名词毫无抵抗力,比喻用得也好,不是雾浓的用刀也割不开,而是雾浓的需要用刀割开。最妙的是,这里还有艾柯笔下,我从未遭遇过得,关于记忆,城市,语言真挚的忧伤,不再那么年轻人机警的聪明,话语变得柔和但也充满光芒。这样解构下的“圣迹”和宗教,虽然不再是符号的真,但却替代了“真”。大概真的是一个老一点的人才能写出来的书吧。
评分我终于看完了一本被我标注为在读的大书, 而且它还是艾柯的小说,容我去哭两个小时。一开始以为《波多里诺》只是一本十字军东征版的哈克贝芬历险记,后来以为它是一本马可波罗东游记版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今天一口气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大书,发现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波多里诺,它只是一个想象替换了现实的奇美故事,艾柯用看似是基督教故事的障眼法讲了一个异教的故事,然而到了最后它跟宗教没有一点儿关系,它就是一个天真的幻想,但是,时间与旅行让它变得真实,太棒了。
评分很一般化的消遣读物
评分很棒的一本书,尤其是后半本,尤其是后半本里的历险,尤其是历险中讨论上帝的那一章,翁贝托埃科的作品,果然厉害,期待《玫瑰的名字》,可惜只有电子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