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与常无:经济学方法论对话》收录了林毅夫教授在经济学方法问题上与学生的对话记录。作者强调经济学家必须以“常无”的心态,从现代经济学的“本体”,即理性人基本假设出发,研究新出现的经济现象。通过问答式的交流,作者深入浅出地教导有志于经济学研究的青年学子,应如何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善于运用理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济学家,体现了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海报:
林老师的《论经济学方法》说做人和做学问的共同点就在于“学与思”。这一本书在教给我了一些经济学方法的同时,再次给我上了一堂做人的课。他强调自己“授人以渔”,那么我就不能只得到“鱼”而已。 关于经济学理论 读一本经济学的教材,并不是就能学到经济学。什么是...
评分 评分1. 就像弗里德曼主张的那样,我个人认为理论的目的是解释现象,当一个理论不能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时,这个理论就应该按一定的原则或标准来被修正甚至摒弃,这样才不会理论学得越多,思想越僵化。P5 2. 按我的体会,‘理性’是经济学的本体,任何经济学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这个本...
评分应该是2004年的仲秋前,林毅夫到济南,晚上五六好友有共进晚餐的机会。当时《论经济学方法论》还没有出版。 晚餐开始,大家虽有些拘谨,但因为林毅夫的谦逊平和,对他人表达时的专注倾听,很快气氛便轻松起来。 读过林毅夫的许多书和文章,对他颇深的传统文化功...
评分林毅夫《本体与常无》读书笔记 1. 核心观点:本体与常无,概括了内容核心的书名。本体:理性人(经济学本体)在决策时(不同情况)其所认知范围内(约束)会选择最佳方案(偏好稳定)。常无则是从儒、道思想讲不要让既有理论束缚了对问题现象的思考。 2.内容与形式评价:师生对...
说了些比较虚的东西。因为主体内容比较薄,所以还是值得一读。
评分还行吧 简单的说就是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科学归纳?
评分林老师借用道德经、论语、大学等文化经典阐明经济学研究的精髓,概括一下就是“本体”和“常无”,本体就是最基本的理论,常无就是不受这些先入的理论影响,去探求经济现象的合理解释。当一个理论不能解释某个经济学现象时,不是这个理论错了,有可能是面临的约束条件不一样,这时是做出理论贡献最好的机会。我有一点疑惑:似乎林的理论都在验证存在即合理的,是不是在为现实做注解,而没能指出现实可能发展的方向?
评分山不动,水长流。
评分本书的对话给了我学习经济学的信心。 然后被模型和数学啪啪啪打脸。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