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年生于挪威奥斯陆.1949年获得瑞士苏黎士理工学院(ETH)建筑文凭.1952-1953年在哈佛大学以及1956-1958年在罗马继续研习。1978年荣获德国汉诺威技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0年4月辞世。
作业,直接复制过来了,比较乱。 建筑的现象学的发展与哲学大环境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康德以前的几千年,人们更多单向度地关注世界的本质,譬如美是什么,智慧是什么,而自康德二元论的提出,进而由叔本华所继承,人们才将世界和人区分开,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究竟如何,而...
评分作业,直接复制过来了,比较乱。 建筑的现象学的发展与哲学大环境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康德以前的几千年,人们更多单向度地关注世界的本质,譬如美是什么,智慧是什么,而自康德二元论的提出,进而由叔本华所继承,人们才将世界和人区分开,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究竟如何,而...
评分 评分如诺伯格-舒尔茨所言,这本书(也包括他的其他一些著作)的确是借助对海德格尔作品的理解和引用而促成的,但是他对海德格尔的引用和理解自开篇第一处就是错误与偏颇的,正是这样一种对海德格尔的歪曲和误解构成了这本书的理论基础与论述线索。 为了提出自己有关场所的理论框架...
评分现象学在用到地景或是建筑学时,那时,只是打开了一个方向上的门。外面的道路仍然模糊。这本书就是这么个东西:一边是强调身体感受,却谈不出,这种感受和下一步的行动有着什么联系;另一边,作者之前的那种本体论的立场强烈地存在。好像只有他的道路才是正确的。。。。而他分析城市时,恰恰又回到了类型学上,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类型学?怎么能够跟现象学,混在一起?
评分建筑现象学的开始
评分现象学在用到地景或是建筑学时,那时,只是打开了一个方向上的门。外面的道路仍然模糊。这本书就是这么个东西:一边是强调身体感受,却谈不出,这种感受和下一步的行动有着什么联系;另一边,作者之前的那种本体论的立场强烈地存在。好像只有他的道路才是正确的。。。。而他分析城市时,恰恰又回到了类型学上,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类型学?怎么能够跟现象学,混在一起?
评分终于见到English Edition了
评分历久弥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