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年生於挪威奧斯陸.1949年獲得瑞士蘇黎士理工學院(ETH)建築文憑.1952-1953年在哈佛大學以及1956-1958年在羅馬繼續研習。1978年榮獲德國漢諾威技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00年4月辭世。
例如4.4中 第一段: “这种‘精神’有何意义呢!【根据上下文应该用“?”】” “在波西米亚一直都需要面对存在的立足点而奋战,根源必须非常经得起外在力量的考验,一而再再而三地威胁着来自生活的地方性造型。”【谁能给读顺喽?】 “在我们的时代中,捷克(C...
評分 評分与之前所阅读的建筑理论不同,之前的学者们对于建筑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于其物质特性的探寻,如艾森曼对于建筑自主性做出的探索试图建构一套自成体系的建筑构成规律,阿尔多罗西从城市角度理解建筑,文丘里从整体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复杂的建筑,而诺伯格开创性地将之前那种更...
評分作业,直接复制过来了,比较乱。 建筑的现象学的发展与哲学大环境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康德以前的几千年,人们更多单向度地关注世界的本质,譬如美是什么,智慧是什么,而自康德二元论的提出,进而由叔本华所继承,人们才将世界和人区分开,思考不仅仅局限于世界究竟如何,而...
舊話重提,場所在所有文化之中都存在,中國的風水,維特魯威城市規劃的概念,現象學隻是在返迴傳統,或者說返迴最為抽象的宇宙觀。拿特剋拉爾、裏爾剋說事,最後又迴到藝術還有建築的關係上,頗感覺有些問題被狡黠地迴避瞭。
评分終於有點明白genius loci是什麼意思瞭~感覺不讀海德格爾的話讀這個還是不懂
评分曆久彌新
评分終於見到English Edition瞭
评分現象學在用到地景或是建築學時,那時,隻是打開瞭一個方嚮上的門。外麵的道路仍然模糊。這本書就是這麼個東西:一邊是強調身體感受,卻談不齣,這種感受和下一步的行動有著什麼聯係;另一邊,作者之前的那種本體論的立場強烈地存在。好像隻有他的道路纔是正確的。。。。而他分析城市時,恰恰又迴到瞭類型學上,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類型學?怎麼能夠跟現象學,混在一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