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1953年生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历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景物系列。业余写作,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2005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
这本书是《退步集》之后陈丹青的又一部杂文集。由近两年陈丹青所撰杂文、演讲、访谈汇编而成,内容涵盖绘画、艺术教育、城市文化诸领域,亦收录陈丹青论鲁迅及木心的文章数篇。
最近对陈丹青的文字很是着迷,今天终于把退步集续编也看完了,开始看荒废集。 退步集续编比之退步集要更好看,一是话题更多了,不再只限于美术与教育;二么,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感觉文字又有进步,不是退步集吗? 因为所涉话题太多,所以整本书看下来感悟也颇多,几乎不知该...
评分(给台湾《文讯》杂志的稿子) 「到了笔写,已是末路」,陈丹青不只一次这么说。他引述的是八十多年前的鲁迅,临着黑暗的时代,悲愤而又无力: 「......都是空话。笔写的,有什么相干?实弹打出来的却是青年的血。血不但不掩于墨写的谎语,不醉于墨写的挽歌,威力也...
评分读陈丹青的文字,听他说话,有快感。这是怎样的快感呢?——陡然的释放。红灯变为绿灯。窒闷午后一场豪雨。弯腰从胯下看见新奇世界。哈哈镜里撞见自己。这快感仿佛刹那的灵光一闪,又似身体经过一个哈欠之后的松弛与振奋。 陈丹青懂得惹人哭惹人笑惹人叹,他用文字撩拨神经,...
评分从《退步集》到《纽约琐记》,再到《与陈丹青交谈》,最后到《退步集续编》,前后两年。 丹青先生初初给我留下印象是在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当时他防佛刚出任清华大学教授,身上火气尚小,不骂人。记得访谈中还有采访他周围的朋友,印象最深的是刘索拉,对丹青先生长相...
评分读陈丹青的文字,听他说话,有快感。这是怎样的快感呢?——陡然的释放。红灯变为绿灯。窒闷午后一场豪雨。弯腰从胯下看见新奇世界。哈哈镜里撞见自己。这快感仿佛刹那的灵光一闪,又似身体经过一个哈欠之后的松弛与振奋。 陈丹青懂得惹人哭惹人笑惹人叹,他用文字撩拨神经,...
唉。。开卷有益
评分中国何时才能。。。。。
评分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余秋雨、木心、陈丹青之间有一种隐秘的同构。如何同构?还想不清楚,但他们自以为的所谓“上海”可能是重要线索。
评分中国何时才能。。。。。
评分非常棒,非常犀利,尤其后半段访谈。很多话让我想拍桌赞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