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学做“精明的公民”》(即将出版)等。
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这是一个信仰出现危机的年代。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并不是一个高深的宗教问题,而是每个人都在经营着的一份副业。本书中,徐贲通过对一个个热点事件的深入观察,用充满理性之美的文字,批判了文化教育、公共说理、政治社会等领域那些非理性、不自由的伪信仰,并指出怀疑的时代所需要的信仰,最重要的不是信什么,而是你的信仰是否以自由为灵魂。
从徐贲的笔下,流淌出的是理性之美。读徐贲的文章,您是否和我一样,突然感受到那种久违了,而又一直在期待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
那一年让一生改变 ——《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不再听,开始看 有些话题是亘古不变的经典,有些事情是自然而然的历练,在成熟之前,我们怀疑一切,而当我们问起自由和信仰,时代没有告诉我们答案,而寻找的眼睛终将向远方原始的林地里面找到未尽的路,问出那个问题...
评分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如果借用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中的那段话来形容,确实非常贴切。无论美好还是糟糕?智慧还是愚昧?希望还是绝望?光明还是黑暗?拥有一切还是一无所有?走向天堂还是跌落地狱……这无不在说明,现在是一个充满矛盾、倍受争议的纷乱时代,一个...
评分我相信缘分,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一个我关注了几天又战略取消了的微信号“老纪读书”的推荐,这个微信号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确实好,只是我还没修炼出如此大的消化能力。 既然花钱买了,当然就不能浪费。尽管对于政治不甚关心,尽管对于大道理接受有限,但感谢我的“不浪费”强...
评分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意志 评《怀疑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信仰》 整整一个春节假期,手边就放着这本《怀疑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信仰》,得空的时候拿起来翻上几页,就这么断断续续地完成了整本书的阅读。已经没有孩童时期那种过春节的乐趣了,但历经岁月的积累也对春节有了更深刻的理...
评分徐贲的这本《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光是标题就已经有两点吸引我。其一是对这个时代的描述——怀疑的时代——与我本人的观感十分契合;其二是虽然质问“需要怎样的信仰”,但这一命题本身已经道出了“如今依旧需要信仰”的前提。作为一个不曾陷入虚无主义的读者,我也很...
社会精神之恶,滋生于对美的视而不见和对理性的充耳不闻。
评分阅读第三本徐贲著作,前面两本是《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这次阅读了《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这本书是徐贲的评论集,按照主题分为文化一种教育力量,拒绝肮脏的歪理,人道是一种社会价值,迷惘者的信仰与共识这四篇,其实有不少文章的归类过于牵强,有凑数之嫌。阅读下来较失望;徐贲善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却不善于论证逻辑,经常出现武断的言论。唯一惊喜的是从论据中可以读到徐贲庞大的阅读量,很多专业的心理学实验可以娓娓道来,但也仅是读过而已。从此对徐贲由粉转路人。
评分徐贲的文章很多都是一个套路,讲个现象,引述几个学者说法或历史典故,然后解释一通,发点议论。能开拓眼界,但逻辑链条不够完整,而且往往只有主义没找准问题,这也是很多学者的通病啊
评分值得一看
评分#中国没有启示性宗教,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即使只是从黑格尔角度看。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 @沉思录:不要浪费时间讨论谁是好人,要做一个好人。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我从来不曾希望谁去死,但却满意地读过某些讣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