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败局Ⅱ

大败局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晓波,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之一,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出品人:
页数:249
译者:
出版时间:2007-4
价格:2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35036
丛书系列:蓝狮子财经丛书·中国著名公司案例系列
图书标签:
  • 吴晓波 
  • 商业 
  • 商业案例 
  • 经济 
  • 企业史 
  • 管理 
  • 大败局 
  • 企业管理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大败局Ⅱ》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出现在本书中的企业家,都是他们那一代人中的不世豪杰。跟《大败局》中的众多草莽人物相比,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区别是,他们中的不少人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学历,他们中有教授(宋如华)、发明家(顾雏军)、博士(仰融)、军医(赵新先)、作家(吕梁)以及哈佛商学院总裁班学员(孙宏斌)等等。他们也并非对风险毫不在意,如托普的宋如华在创业之初就曾经专门拜访落难中的牟其中和史玉柱,向他们当面讨教失败教训。甚至在公司规范化经营及战略设计上,这些公司也与当年《大败局》中的企业不可同日而语。华晨、德隆、三九及健力宝等公司都曾经重金聘请全球最优秀的咨询公司为其服务,德隆的唐万新甚至还有一个拥有150名研究员的战略研究部门。

在《大败局Ⅱ》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

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书里罗列的枭雄们,入狱的入狱,破产退隐的破产退隐,只余下几个过的还不错,但也不复昔日的辉煌,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法回国遭人耻笑也不算什么,毕竟还活着,还有钱,也不赖。 从命理师的角度来说,看枭雄们的成功是时势造英雄,抓住了机遇,他们中有些人...

评分

这本书,不厚,两百五十页左右的书稿,暗红透黑的封面,差不多一点五倍的行间距,间或配一张勉强还看的清大概摸样的黑白照片,一些有的我觉得大名鼎鼎,有的我觉得比较陌生的名字一字排开,整齐的犹如早上七点刚刚码好的豆腐:建力宝、科龙、华晨、顺弛……这些企业,我当然一...  

评分

评分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群冒险者在中国这一舞台上展现了向商业社会转型中波澜壮阔的场景。转型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遍地机遇而又陷阱重重,有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凭着在某些领域的超人直觉,又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惊心动魄的一跳,也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企业...  

评分

一个晚上把这本书吃进去.对健力宝、科龙、华晨的败落感到十分的惋惜,官僚资本的流动无不牵扯到政治。这是时代的悲哀。 二代企业家如郎咸平所说的,钱实在太好赚了。国有企业如入无人之境,市场份额在短期内攻占无不,谁先冒头敢于烧钱就能上去。这让我想起晋江那些私营企业,...  

用户评价

评分

没有《大败局》写的好,但是还算不错。

评分

规则不健全,利欲熏心,金融监管不严,产权不明,政商勾结,乱世中的一位位英豪与枭雄。如果能尽量采访到当事人就更好了,比如顾雏军自己讲科龙的版本就完全不一样。

评分

大败局一主要靠投机、营销发家,然后死在产品,管理上。大败局二主要靠国有资产私有化,借壳上市发家,死在体制,资金上。

评分

这本要比一触目惊心太多,唉。

评分

读完真是唏嘘不已。科龙、华晨、健力宝,这些项目如果当时不是政府力量为了自身产权利益而百般阻挠,今天相关产业的面目可能就会完全改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是经济飞速发展与制度设计缓慢的路上不得不交的学费。只是,这学费要交到何时,才能毕业进入下一阶段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