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1908- ),法國著名的社會人類學傢、哲學傢,法蘭西科學院院士,結構主義人類學創始人。早年在巴黎大學主修哲學與法律,1934-1937年在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授社會學,並從事巴西土著之田野研究。1948年返法,1959年齣任法蘭西學院教授。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人類學傢之一,他的影響波及人類學、語言學、哲學、曆史學等諸多領域。主要著作有《結構人類學》(1-2)、《神話學》(4捲)、《野性的思維》等。
《人類學講演集》同文集中其他的著作有些不同。它的內容基本上是斯特勞斯在法國高等實驗研究院(L’EC0lCPratiquedeSHautesEtudes)和隨後的法蘭西學院(CollegedeFrance)任教期間的講義。正像作者在前言中說的那樣,他不像有些同事那樣把已經成書的或即將發錶的材料拋給學生,而是把課堂當作一個試驗室,以新的視角或新的理論框架探討新近和以往的人類學發現。讀者可以在他的講義中發現原始狀態的、尚未定形的種種理論討論,就像是在麯摺的道路上進行摸索。但是作為一位嚴肅的學者和教師,他覺得要對得起自己的學生,就一定要把這些最初的探討變成最終的研究成果。這就是為什麼法語原書的標題為“諾言”(ParolesDonnees),意思是他暗地已經嚮時而墮入五裏迷霧的聽眾們許下瞭諾言。確實,我們在講義中看到瞭《憂鬱的熱帶》、《結構人類學》捲一和捲二、《圖騰製度》、《野性的思維》、四捲神話學、《麵具之道》、《遙遠的目光》等著作的雛形。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什錦包。。一點兩點三四點,蜻蜓點水,五篇六篇七八篇,囫圇吞棗。。。
评分可以當做列維-斯特勞斯諸多作品的簡要介紹。
评分人類學傢似偵探!
评分列維斯特勞斯研究的高明之處在於,把人類行為、生活方式、語言與習俗等每一部分都抽象化,尋找原邏輯。也許這就是結構主義。結構並不僅僅是外在的顯像,更重要的內在的裂變、枝蔓化。他尤其看重邏輯的對立關係,認為一些現象的起源藉助對立轉化來得以確立。推之於絕對意義,又不同於唯物的“矛盾論”
评分浮光掠影鳥瞰列維斯特勞斯的導遊指南吧,有種過癮感。翻譯是能把杜梅澤爾翻成戴密微的那種,常識吧,查一下就能搞清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