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丝安娜

罗丝安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伊·舍瓦尔,佩尔·瓦勒,著名瑞典侦探小说作家。这对夫妇共同创作了侦探小说史上著名的马丁·贝克探案系列。两人从一九六五年开始,每年出版一部以警探马丁贝克为主角的小说。他们有意识地逐年参照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人心世情的转换。直到一九七五年瓦勒去世,夫妇俩共创作了十部小说。

舍瓦尔与瓦勒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决定通过小说对社会进行反思:“我们把创作犯罪小说当作解剖刀,一刀一刀划开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假象和弊病。”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瑞典] 马伊·舍瓦尔
出品人:
页数:271
译者:廖晓泰
出版时间:2007-2
价格:27.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2252349
丛书系列:午夜文库·大师系列:马丁·贝克探案
图书标签:
  • 马丁•贝克 
  • 瑞典 
  • 推理 
  • 午夜文库 
  • 小说 
  • 侦探 
  • 侦探小说 
  • 外国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瑞典奥司特高兰省的伯伦运河,平时负载着来来往往的观光游轮、交通船,充份扮演着沟通地域、人类感情的角色。然而某个夏日晴朗的午后,沿岸的防波堤附近竟然浮出了一具裸体的女尸,霎时平静的河流变成了犯罪谋杀的共犯!

女尸身上没有任何的饰物,从腰到臀部有一道红而明显的刮痕,手脚相当小巧,没有涂指甲油,眉毛浓黑,有张宽阔的嘴唇……

没人认得出她,没有人登报找她,瑞典失踪人口登记簿找不到她的特征,她似乎注定要被这世界放弃——然而,她遇上了马丁·贝克。

马丁·贝克及坚强的团队以全球五大洲为搜索范围,证实了她的存在;更发挥胆大心细的心理策略,计诱了无情的神秘陌生人。

全书呈现警察办案抽丝剥茧的细腻与身先士卒的剽悍,是喜爱推理小说的读者不可错失的作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瓦勒夫妇笔下的警察非常平凡,有时甚至茫然不知所措。这在其处女作《罗丝安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瑞典的伯伦运河中发现了一具女尸,生前遭受过侵害。马丁·贝克负责找出凶手。他发现这个女人叫罗丝安娜,来自美国,只身在瑞典旅游,很可能在乘一艘游船时被害。船上的近百人...  

评分

马丁·贝克是瑞典一对夫妻作家在1965年创作出的探长形象。在此后的十年里,每一年,他们会出版一本以马丁为主角的侦探小说,直到1975年丈夫瓦勒去世。 这对作家就是马伊·舍瓦尔和佩尔·瓦勒。 马丁·贝克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史上有名的“警察办案小说”,其中出现的性格迥异的...  

评分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这个副标题。 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尸,没有人见过她,没有人记得她。 如果这样的人,死去了,对我们而言,有没有影响? 没有。 我们都是河岸上那群看热闹的人群。 看得新鲜热闹却又漠不关心。 我们变成了一群看客。 没有人想念过她。 没有人想念过自己。  

评分

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描写尸体被发现,一点多余的点缀都没有。与其说是推理小说,更像是警察小说。没有日系推理中那种花哨的细节设定,诡异的凶案现场,或是若有若无的人性羁绊。可以说只是描述了一起普通的凶杀案的侦破过程,警察工作的流程。确定被害人身份----追查被害人行踪-...  

评分

本来故事就有点拖踏,再加上糟糕的翻译,有的郁闷了。 看书喜欢细细的品味,一句一句细细的读,所以这书对我来说就是种折磨。 举个最显明的例子: 过了下班时间,科尔贝里推门进来,看到了马丁,然后说: 科:你还没回过家吗? 马:回过了啊,我正在三楼坐着啃鸡块呢。 第...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吧,我也是看得快睡过去了吧

评分

有一天 一个女人死去了 她的名声不那么好 她是那么默默无闻 甚至她的尸体出现的几个月后才有人告诉我们她叫罗丝安娜 但是 不管她是谁 她做过什么 只要她是被谋杀的 那么 就必须有人为她的死而负责 这是正义的最高形式体现 唯一的疑问 马丁·贝克为什么如此肯定他就是凶手呢?

评分

这种老实的侦探小说有时候读起来还不错

评分

推理迷们往往不会喜欢,但我不是推理迷。

评分

文笔自然不是最好,但对警察生活的描写极其写实,固定登场的几位角色个性鲜明,这部结构也不错,类似《蝴蝶梦》,过瘾的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