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极有影响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和影评家安德烈·巴赞(1918-1958)的论文选集。虽然这些论文在形式上是对一些重要影片的评论,但是作者在这些评论中广泛涉及了电影美学、电影社会学、心理学、电影现实主义流派等方面问题,系统地表述了作者对电影本性的照相本体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后西方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形成了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独自的理论体系,对西方当代电影有着重大的影响。
安德烈·巴赞,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之一,著名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提倡现实主义美学,提出了长镜头理论,阐述了新现实主义导演的重要价值,以及蒙太奇与景深镜头在电影语言中的重要性和辩证关系。因为对电影事业的重大贡献,自上世纪40年代至今,巴赞在西方电影备受推崇,被誉为“法国影迷的精神之父”、“新浪潮电影之父”、“电影的亚里士多德”,主要著作有《电影是什么?》《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让·雷诺阿》。
图文版见 http://site.douban.com/251106/widget/notes/18421337/note/488213998/ 1. “与时俱进”的空间观念——与此书无关的一段 在此,一个心照不宣的默认是,历史的发展长河之中,处于不同时代的人,对于空间的观念(conception)、空间感知(perception)和认知(cogni...
评分最近研读巴赞和巴赞研究文章,觉得电影理论里面实在有太多没有说清楚的地方,比如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 我们称一部影片是现实主义的,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从文学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言,即对被忽视的社会底层的关注,比如所谓第六代的电影...
评分事物的影像也像时间的延续,仿佛一句可变的木乃伊。——巴赞 书概要线路1:电影基本构成——电影拍摄手法——电影的文本极其相关性——电影表现手法分析 线路2:探险电影——儿童电影——西部片——超西部片——纯电影——写实电影 摄影是自然造物的补充,而不是替代。而电影是...
评分20世纪50年代电影语言以及电影批评的转向,几乎是西方文学在二十世纪转向的一个缩影。1911年,当乔托•卡努杜振臂一挥,在《第七艺术诞生》中将电影推上艺术的万神殿时,电影还只是缪斯众姐妹里最孱弱的一位,但那时,卡努杜已经意识到诗与电影的某种亲缘关系。诗在“千年”...
评分很好很强大。。
评分读起来一头雾水。有一种影评,是要看了电影才能去读的。
评分蒙太奇,我们不知道电影,所以应该学会欣赏。我们被教育很多,但是美学就没有进入教育的范畴,大学也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旁敲侧击的知道了做人要虚伪,要没有爱,因为榜样都是那样的势力之人,所以,我们没有希望,没有爱,也没有自己。。。。。。多读书,读好书,成了我们这些人成年人的再教育课程,我们在自己的读书,面对着贫瘠的自己的知识储备,感慨着人生的造物弄人,为什么那么晚才知道这么多的好书没有读?时代给了我们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没有网络,人很难知道那么多的好书,那么多的书没有被我们发现,看看我们周围的人吧,家里的书柜子里还放着社会主义之类的玩意,人真的是被束缚盗了思想,我们渴望有自己的人生,却没有自己人生的规划,富爸爸和穷爸爸的故事不知盗让多少人着迷,而现实本身不会让你成为那样
评分读起来一头雾水。有一种影评,是要看了电影才能去读的。
评分前半本极好 后面有几篇最好要看过电影再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