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潄石(1867—1916),本名金之助,日本近代小说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极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与森鸥外并称日本两大文豪。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风气之先。他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夏目漱石的创作受到当时西洋文明的影响,把日本国民生活的精神空白这一现象作为知识阶级的伦理问题清楚地再现出来。这种文化的压迫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最根本的被害者就是知识分子本身,在他们生的欲望无限扩大的同时,却丧失了内部的伦理基准,把自我的意识陷入奴役的境界,让从世界文明中得到的自由平等的意识远离自己的幸福。
夏目漱石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我是猫》、《哥儿》、《虞美人草》、《三四郎》、《后来的事》、《门》、《行人》、《心》、《明暗》,及作品集《漾虚集》、《梦十夜》等。
据说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伟大的文学家,三部曲,《我是猫》《三四郎》《门》很出名,但是阴差阳错,我是从最后一本读起。 整本书的基调很晦涩昏暗,不同于川端康成的清丽冷冽,渡边淳一的凄美妖冶,甚至提及参禅,也完全不同于三岛由记夫那样对于生死轮回言之凿凿。 日...
评分简单的书名,但却寓意深刻。 世人共存,皆受一道门阻隔。 门内自成小小家庭,或单或双,抑或……好的坏的,只要关起门来便全是自家事,无关他人。外界的一句建议、一句评论都显多余。 门外虽满目琳琅,却也危机四伏。谨小慎微、察言观色,众人防备重重,真假难辨。 门外若遭遇...
评分读夏目漱石的书,急不得,你就得慢慢的,沉下心,含着口茶缓缓咽下,然后唇齿留香。他不徐不疾的写简单的人、事、景,随意到你无法总结他用意何在,然后偷偷的置了个悬念,不像东野大神的悬念那么动人心魄,就是个那种小狐疑,之后还是恬淡的笔调带着你反复去触碰这个悬念,直...
评分比上一部要好些,但还是不少地方觉得不自然、不协调,整体的基调也有刻意的感觉,比较偏颇、狭窄。心理和景物描写也是有得有失。
评分这便是后来的事了吧,代助成了宗助;太适合在阴郁凋敝的冬日阅读了,哀伤怨艾的氛围无处不在。这两人几如自我惩罚般活着,伫立门下如等待日落般活着,往夕的巨大道德阴影甚至都不费笔墨,但又压抑全篇,在一起也只是这样日复一日捱着时间,最大的戏剧冲突都是隐着写的,充满了有心无力的感觉,但丝毫不觉平淡;通篇笔调都气若游丝,甚至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打扰了。(同时看了陈德文和吴树文译文,更喜欢吴的译文)
评分吾爱
评分在看:淡淡的述说,就像生活一样。
评分高虐//有些地方想到鲁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