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出版社学术顾问兼编辑,主要著作有《牛津年份津梁》(合著)、《奥卢斯·格利乌斯》,并就古典、英语和音乐学等课题发表过诸多文章。
为什么要以种种方式计量时间?一星期为什么是7天?分和秒是何时产生的?为什么有些历法是阴历,而有些是阳历?本书列举一系列引人入胜的事例,从古罗马和儒略·凯撒设置闰年到20世纪20年代固定的复活节的方案,溯古访今,闲话时间。
据说是外研社今年的力作,封皮花花绿绿的设计,一看就吸引眼球,正如其名,斑斓阅读,偶正在看其中两本,其余的打算一本一本啃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哦,正适合我这种知识面狭窄,脑袋大却空的人,大家有空随便翻翻吧,不会失望的~~~
评分我是说中文这半本。。。如果对这领域不熟悉的话,还是挺难的,我直接看中文部分,还是经常要反复看才明白,汗,比较笨。但是内容非常有趣,讲了从埃及到古罗马一直到现在,公历(阳历)的发展过程,附带着讲了点其他的历法,比如阴历、阴阳历什么的。 其中提到清末的官方科学...
评分我是说中文这半本。。。如果对这领域不熟悉的话,还是挺难的,我直接看中文部分,还是经常要反复看才明白,汗,比较笨。但是内容非常有趣,讲了从埃及到古罗马一直到现在,公历(阳历)的发展过程,附带着讲了点其他的历法,比如阴历、阴阳历什么的。 其中提到清末的官方科学...
评分据说是外研社今年的力作,封皮花花绿绿的设计,一看就吸引眼球,正如其名,斑斓阅读,偶正在看其中两本,其余的打算一本一本啃完,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哦,正适合我这种知识面狭窄,脑袋大却空的人,大家有空随便翻翻吧,不会失望的~~~
评分我是说中文这半本。。。如果对这领域不熟悉的话,还是挺难的,我直接看中文部分,还是经常要反复看才明白,汗,比较笨。但是内容非常有趣,讲了从埃及到古罗马一直到现在,公历(阳历)的发展过程,附带着讲了点其他的历法,比如阴历、阴阳历什么的。 其中提到清末的官方科学...
叫“时间的历史”太大了,大部分是关于历法和计时的事儿
评分译者水平十分高,中英双语,内容立体。
评分叫“时间的历史”太大了,大部分是关于历法和计时的事儿
评分插图很亮,后面是聊天记录,时间简史整本书都在告诉我们,从秒到年,加星期季节,大家都是随便过的。先给了无数种计算方法,然后给了n次几个大地区互相或内部统一的努力,我大概借助了五本哲学五六本历史去反思我们所认为的历史,看了时间简史之后觉得它就够了,尊重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尊重历史和我们认知的差异,虽然我觉悟是低了点,这还是14年末才比较清晰认出的,别看英文!不追究的话不难。也没法追究。它其实真的只说了时间的算法地铁上看了两小时。
评分特别琐碎,用中世纪的方法大段大段介绍如何换算各种历法。汉语扫了一眼,注释煞有介事,可以第一页就有个错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