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4月25日清晨,崇祯缢死煤山,李自成占领紫禁城。6月7日,满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6月19日,朱由崧在南京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弘光。南北两京遂展开了最终对垒。本书将仅存一年的南明弘光朝作为对象,从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人事诸方面展开深入论述,作者秉承“史传叙事其表,思悟认知其里”的宗旨,用富于感染力的文字,描述史事时大开大阖,奇崛跌宕,令人荡气回肠;又以有力的思想认识方式,清晰地梳理出历史表象后面的深刻内涵。
这本书已经是年前读完的了,基本是一口气读完的,非常棒的语言和史学功底,让人欲罢不能。 李洁非老师的这本书《黑洞》,继续延续了《龙床》写作风格,黑洞是一种吸引力极强的天体,连光都不能逃逸,这简直就是明末的中国,那束光估计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或者新的文人知识分子内部...
评分在电视剧《走向共和》中,有一情节印象较深。就是袁世凯在为自己称帝找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中国实行了数千年的帝制,老百姓早已习惯了上面有一个皇帝,现在实行共和没有了皇帝了,老百姓反而不习惯了。袁的这一认知,应该说还是很有市场的。所以,本书的作者认为,长久以...
评分任何一段婚姻的结束,小三都不是根本原因,婚姻内部长期存在的问题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国家的政权更替也是一样。满清只是明朝灭亡的推手,而非原因,这个应该是共识。但就如同离婚时,大家通常只指责小三一样,论及明亡,往往只谈满清。 黑洞,则以物理现象比拟南明时期的严...
评分 评分某几个章节不错,对于国家这个词语在明朝时的概念有着清晰的界定。写史万万不可以今人对于词语的理解来套在古人头上。毕竟,词语变迁与发明是落后于制度变迁的。不过,作者过于诋毁清朝,不了解中华文明固有的局限,这不是以清朝建立与否而发生变化的。
评分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个新的视角来看那段不堪回首的故国往事。或许观点不尽同意,但发掘出来的东西还是让我耳目一新。
评分作者于明清史事浸淫颇深,知人论世时出新意,然于泰西思想源流不甚了然,未解西人君宪共和本末,故惑于明季一二新思,以为非满人入主,士君子主政,将有民主出焉,自由兴焉,亦不知己身在梦中耳。
评分阅读此书过程中,几度落泪。虽然不能同意作者的很多观点,甚至可以说作者很多错误,诸如说卢梭是“文艺复兴”时代人(94页)之类妄论,以及对鲁迅还有尊敬的情感等。但无论怎样,作者算是跳出了他那个年龄受限制的极限,以最大努力在同情理解华夏传统。他认识到,华夏中国近代的悲剧,在于满清的入关,对文明的摧毁。他还描写了华夏士绅对文明的忠诚,他们如飞蛾扑火那样,自知将会毁灭,仍然前赴后继,以高贵的身姿走向殉道。而普通庶民,也爆发出无法理解的力量,追随士人而死去。刘宗周的自杀,被称为“内外肃穆的思想雕像,凿然而立。”“精神专注、肃然、坚韧、强大”、“不动如山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群真正高贵的人,而现代的汉人,对这样的精神品质,早已万分陌生,觉得太过遥远。
评分某几个章节不错,对于国家这个词语在明朝时的概念有着清晰的界定。写史万万不可以今人对于词语的理解来套在古人头上。毕竟,词语变迁与发明是落后于制度变迁的。不过,作者过于诋毁清朝,不了解中华文明固有的局限,这不是以清朝建立与否而发生变化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