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近现代,《论语》、《史记》以及杜甫、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人的诗歌,仍然一直被选进日本初高中的国语教材。中国的古典作品,早就成为了日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对日本古典文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局面,不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与文化交流。我们从事日本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有责任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介绍给中国读者,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书按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将每首原歌翻译成五言诗。除此之外,为了保留日本和歌的原貌,最后还有现代风格的五句形式的译诗。100首和歌每首都有原歌、现代日语译文、词汇与语法、汉诗翻译、作者介绍、文学鉴赏、现代诗翻译。我力求优美而忠实地将日本古典和歌的风貌传达给我国读者。
日本和歌历史悠久,它源于上古的歌谣,但在生长的过程中有不断吸收中国诗歌的营养,在接受中国诗歌影响的过程中,又根据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进行了再创造。 日本文学受中国的文学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在古代,在万叶假名(奈良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晚唐五代)出现之...
评分由歌牌情缘(ちはやふる),注意到百人一首;再由超译百人一首歌之恋,让我见识到恋歌的美。然后借到这本书,对和歌,有了初步认识。虽然万叶恋歌也听过,不过重点都在声优声音上了,完全没有注意到歌之美。所以以下仅从小仓百人一首范围内简单来讲,反正后半多是个人的感悟。...
评分刘德润先生的汉诗韵译质量极高,真正做到了信达雅。且并不喧宾夺主,每首和歌之后都是先用现代日语释义,再讲解词汇和语法,之后才是自己的汉诗翻译和介绍与鉴赏,非常尊重对和歌原貌的传达。介绍和鉴赏部分也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看后学到很多东西。 每首和歌以五言诗的形式翻...
评分(刊于《长江日报》2018年2月6日) 文/俞耕耘 经典文学选本的诞生,绝对是门艺术。编选者光是专家还不够,最好,也是创作者,一个品趣高绝的审美家。日本镰仓前期,有个诗人藤原定家,就是一个例子。他官至正二位,自己又是诗人,有很大话语权。选诗和写诗,其实都在宣示一种姿...
评分第一次如此的感到学者的严谨和细心,不仅是对日本古典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博大产生的极大的感触.
入门推荐,汉译参考即可,里边的概念和语法点可以一看
评分老实说,我不是很想看汉译,反倒是希望语法解释部分能被翻译成中文。既然不是我想看到的,也就不打分了。
评分其实因为花牌情缘才去读的 和歌么 真的是很美的东西
评分日文原文+日文现代语版+四言绝句版翻译+背景解析+白话文版翻译,刘先生想让读者最大程度上体味和歌之美的心意昭昭,前言就已经是满满的诚意;个人很喜欢吟咏征战的古诗词,竟是被和歌所忌讳的;和歌造诣自然没有中国古诗词的高度,刘先生在前言中提及《唐诗小札》《宋词小札》
评分背完了(终于!)明明是从12年开始的,还说要在花牌二季结束前背完……这无比缓慢的速度TT~中间大概忘了不少,总之当作学习了一遍吧~PS.国内讲解百人一首的书中,这本应该算是最好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