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作家。出生于东京一个天主教家庭,10岁时受洗。
1954年,处女作《到雅典》初试啼声,正式登上日本文坛;次年,短篇小说《白人》获芥川文学奖;1958年,长篇小说《海和毒药》获新潮文学奖和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出版,次年即获谷崎润一郎奖……1993年,《深河》出版,次年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次年病逝于东京。临终之前特嘱亲人,死后将《沉默》《深河》两书放入灵柩之内,自己将与两书永生相陪。
作品中渗透着关于生命、人生、社会、文化、历史的浓厚思考和沉重追问,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枢纽地位,代表了日本20世纪文学的最高水平。
所谓深河,即印度的圣河——恒河。
河畔,死者的尸体被焚烧,骨灰撒入河中,期望灵魂在来世复活;无数虔诚的人用混有骨灰或尸体漂流其中的河水洗漱、沐浴,祈求来世的幸福。
深河,神的爱河,无论多么丑陋的人、多么肮脏的人都不拒绝。
-------------------------------------------------------------------------------
一个前往印度的日本旅行团,成员心性各异:有一心追寻妻子转世可能性的职员,有欲将心事寄托于鸟儿的作家,也有曾在缅甸丛林历尽炼狱之苦的老兵,还有无法爱上他人的失婚女人……他们每一个人有各自的人生,有不能对他人说的秘密;他们背负着这些重担而活,他们在深河里有非净化不可的东西……
有那么些书打开了你心里那道门,有那么些书让你更加坚定去付诸你的信仰,有那么些书让你在半夜看完后下床重新打开电脑码字。 这本书,三样都是,她关于“爱”。 她凭什么让我看完如此沸腾,如此被触动,因为她关乎我的生活,我的一切存在的里里外外。 每一次爱上一个人,我都...
评分 评分一、矶边 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矶边,被医生告之一起生活了三十五年的妻子将不久于人世,立时方寸大乱,不知该向哪位神佛祈求。靠吗啡止痛的妻梦到了家里发生的事,她还和树木交谈,又说她掉进了地底,甚至说她从天花板上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自己……妻肉体阒灭的那一霎那,拼力...
评分一直想去印度旅行,可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地方又岂是能随随便便列入旅行计划的.去了,人生许就是一个转折,一次洗礼. 回到正题,一个多月前看的<深河>,当时,很震撼. 在我眼里好的作家有两种:一种像朱天心,朱天文一样,天生就能驾驭好文字;还有一类,是能讲一个好故事.远藤...
评分一条宽容的河流,一条无所不在的河流------- 就像导游江波说的那样,恒河会让人产生两种极端的反应,有的人看一眼会就此弥留下去,有的人则是完全不能接受她. 我不知道我站在恒河的旁边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可能我也会很矛盾 !每一个人都会面对着这样一条河流,我...
读完后想来想去,适合改编操刀的导演可以是《巴别塔》的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不过编剧必须是Guillermo Arriaga
评分一群背负着无法启口秘密的心灵囚徒,在这条永生永世的人间深河中纷纷照见自己的欲望与卑微,贪妄与嗔痴,正如诞生佛教的这片土地,是“清净与污秽、神圣与猥亵、慈悲与残酷混合共存的世界”;各怀目的地在亘古长流的河水中寻求诚然已失、无法追回的东西,确乎是徒劳无功的粉饰心境。远藤周作完成此书时已病魔缠身,病房里死亡的侵袭与鸟儿的陪伴,与《哀歌》如出一辙(「沼田物语」);战争的非人性想及《海与毒药》(「木口物语」);最喜欢「美津子物语」,在粘稠黑暗中无法感受微光的无爱之人,被“现世痛苦中喘息的东方之母”震动,;「大津物语」则是浓缩的《沉默》,在基督教义与泛神论之间的犹疑徘徊。因此本书几乎可视作是作家历年心路的集大成,每个人的孤独写得极为动情,“这条河流让我们感觉到它包容了人间的一切”。
评分我们不得不面对生活中巨大的丑陋和空洞。所以要去印度。
评分第一次在日本文学里面读到这种内容。很欣喜。
评分很久没看过这样的书了。说起信仰,我更倾向于大津那样的想法,我所寻找的“洋葱”并不是被人类思想和教条所规定的某一种形象,而是一种包容融合大自然万物的广阔的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