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與反駁

猜想與反駁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英] 卡爾·波普爾
出品人:
頁數:574
译者:傅季重
出版時間:1986-8
價格:3.9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
叢書系列: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圖書標籤:
  • 哲學
  • 波普爾
  • 科學哲學
  • 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
  • 科學方法
  • 上海譯文
  • 蕪湖
  • 英國
  • 哲學
  • 思維
  • 批判性思考
  • 邏輯
  • 辯論
  • 推理
  • 質疑
  • 認知
  • 反思
  • 獨立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猜想與反駁》圍繞著知識通過猜想與反駁、不斷清除錯誤而增長這一主題展開論述,廣泛涉獵知識論、科學論、真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史和社會科學史等領域。

作者簡介

卡爾·波普爾(Karl R. Popper, 1902-1994)是當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學哲學傢和社會哲學傢之一。他繼承德國愛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義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義哲學”,建立同邏輯實證主義相對的科學知識觀,提齣反歸納主義和證僞主義的知識理論。

主要著作有《開放社會及其敵人》(1945)、《曆史決定論的貧睏》(1957)、《科學發現的邏輯》(1959)、《猜想與反駁》(1963)、《客觀知識》(1972)。

目錄資訊

序言
第二版序
導 論
論知識和無知的來源
猜 想
一、科學:猜想和反駁
附錄:科學哲學的若乾問題
二、哲學問題的本質及其科學根源
三、關於人類知識的三種觀點
1.伽利略的科學和對它的新背叛
2.利害攸關的問題
3.第一種觀點:終極的對本質的解釋
4.第二種觀點:理論是工具
5.對工具主義觀點的批判
6.第三種觀點:猜想,真理和實在
四、關於一種理性的傳統理論
五、迴到前蘇格拉底哲學傢
附錄:曆史上的猜想和赫拉剋利特論變化
六、談貝剋萊是馬赫和愛因斯坦的先驅
七、康德的批判和宇宙學
1.康德和啓濛運動
2.康德的牛頓宇宙學
3.批判和宇宙學問題
4.空間和時間
5.康德的哥白尼革命
6. 自主性原則
八、論科學和形而上學的地位
1.康德和經驗邏輯
2.哲學理論的不可反駁性問題
九、邏輯演算和算術演算為什麼可應用於實在
十、真理、閤理性和科學知識增長
1.知識的增長:理論和問題
2.客觀真理論:閤乎事實
3.真理和內容:逼真性與概然性的對立
4.背景知識和科學增長
5.知識增長的三個要求
附錄:可能錯誤但形式上卻高度概然的非經驗陳述
反 駁
十一、科學與形而上學的分界
1. 引言
2.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3.卡爾納普最早的無意義理論
4.卡爾納普和科學語言
5.可檢驗性和意義
6.概率和歸納
十二、語言和身—心問題
1. 引言
2.語言的四種主要功能
3.一組命題
4.機器論證
5.命名的因果理論
6.相互作用
7.結論
十三、身—心問題的—個說明
十四、日常語言中的自我涉及和意義
十五、辯證法是什麼?
工.對辯證法的解釋
2.黑格爾的辯證法
3.黑格爾以後的辯證法
十六、社會科學中的預測和預言
十七、公眾輿論和自由主義原則
1.公眾輿論的神話
2.公眾輿論的危險
3. 自由主義原則:一組命題
4.關於自由討論的自由主義理論
5.公眾輿論的形式
6.一些實際問題:新聞審查和宣傳壟斷
7.政治事例簡錶
8.總結
十八、烏托邦和暴力
十九、我們時代的曆史:一個樂觀主義者的觀點
二十、人文主義和理性
附錄 若乾技術性的注釋
1.經驗內容
2.概率和檢驗的嚴格性
3.逼真性
4.數值的例子
5.人造語言和形式化語言
6.對逼真性的一個曆史注釋(196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伟大的探索者不可避免的独行在时代的前面。他挑起争端,挑战人们对常识的认知。他时常孤军奋战,潜意识中有种恐惧感,也许是害怕失败,也许是排斥未知,总而言之,他很无助。所以,出于人类的本能,这位探索者,这位科学家多么渴望能够找到彼岸,在那里,真理可以确证无疑的自...  

評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虽然由于没有哲学知识的基础,只看懂了五成。但是我不妨碍从中找到一些共鸣。全书一共600页,看到两百多页,便忍不住先写点东西下来。 读中学那会儿,我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学生。这不是说我是那种爱捣乱的学生。而是我的怀疑特别多,尤其是物...  

評分

伟大的探索者不可避免的独行在时代的前面。他挑起争端,挑战人们对常识的认知。他时常孤军奋战,潜意识中有种恐惧感,也许是害怕失败,也许是排斥未知,总而言之,他很无助。所以,出于人类的本能,这位探索者,这位科学家多么渴望能够找到彼岸,在那里,真理可以确证无疑的自...  

評分

最早知道作者是高中时读乔治·索罗斯的故事开始了解这个哲学家的,然后震惊于哲学竟然有这样的巨大力量。(实际上哲学本来就有这样巨大的力量,只不过是那个时候年纪太小感受不到。) 读这本书的时候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发现很多哲学理念都是会和科学的发展相关联,如最初宗教的...  

評分

念书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力气找它,当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还没有重印。 最重要的收获是,科学不是为了求证实,而是为了求证伪:证实是容易的,甚至很依赖技巧的;证伪则包含了不确定性,有风险,能够经受考验的理论,才是好的理论——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敢于说,“如果...  

用戶評價

评分

不存在無理論視野的經驗觀察;可證僞性替換掉可證實性。

评分

。。。好像很學術

评分

年度閱讀最佳 刷新三觀 波普爾真的太厲害而且太閤理工生的胃口瞭!精闢的論述太多根本記不全 值得反復研讀 "衡量一種理論的科學地位的標準是它的可證僞性或可反駁性或可檢驗性" "我們不是被動地等待重復把規則性印在或強加在我們頭腦裏,而是主動地企圖把規則性強加給世界,我們企圖在世界中發現相似性,並用我們發明的規律來解釋世界。我們不等待前提就跳到結論。這個結論如果被觀察證明是錯的,以後就得放棄。" "雖然現象世界的確僅僅是我們洞穴的牆上的那些陰影的世界,我們卻一刻不停地超越它。"

评分

不存在無理論視野的經驗觀察;可證僞性替換掉可證實性。

评分

年度閱讀最佳 刷新三觀 波普爾真的太厲害而且太閤理工生的胃口瞭!精闢的論述太多根本記不全 值得反復研讀 "衡量一種理論的科學地位的標準是它的可證僞性或可反駁性或可檢驗性" "我們不是被動地等待重復把規則性印在或強加在我們頭腦裏,而是主動地企圖把規則性強加給世界,我們企圖在世界中發現相似性,並用我們發明的規律來解釋世界。我們不等待前提就跳到結論。這個結論如果被觀察證明是錯的,以後就得放棄。" "雖然現象世界的確僅僅是我們洞穴的牆上的那些陰影的世界,我們卻一刻不停地超越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