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追忆保存在北京行政学院内的外国传教士墓地(又名滕公栅栏墓地)的古往今昔,记叙了外国传教士17~18世纪在华历史,以及传教士墓地的沧桑变化。明末至清中期,以利玛窦为先驱的来华传教士为中西两大文明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他们为中国留下了《时宪历》、象限仪、《皇舆御览图》和“西洋楼”等不朽的作品,给中国的文化史和科学史带来了持续、广泛,甚至是里程碑式的影响。从滕公栅栏外国传教士墓地的始建到几度被平毁,再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折射出了四百年来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也反映了我国开放的政治胸襟,对历史的正视和对宗教的尊重的态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远逊于相同主题的《栅栏》一书。
评分远逊于相同主题的《栅栏》一书。
评分远逊于相同主题的《栅栏》一书。
评分远逊于相同主题的《栅栏》一书。
评分远逊于相同主题的《栅栏》一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