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稔,1940年出生于日本人阪市,1963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1967年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修了文学博士,专攻西洋史,曾任大阪大学文学部教授、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教授。现为大阪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文化学部教授,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著有《工业化的历史前提——帝国与士绅》、《民众的大英帝国——近代英国社会与美洲移民》、《世界食文化史:英国卷》等,并译有《近代世界体系》、《甜与权力》等书。
刘晓峰,日本京都大学博士,任教于清华大学历史系。
人见人爱的砂糖,不只为人们的饮食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为我们“透过物质认识世界历史”提供了一个入口,砂糖曾被中世纪的欧洲人看作灵丹妙药和装饰用品,又与同样来自异域的咖啡、茶与巧克力一起在咖啡馆里见证了欧洲社会的嬗变,而加糖红茶这种英国的“全民饮料”更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从绅士阶层生活趣味的象征一举变为城市劳动者生活方式的元素。 砂糖的甘甜背后还凝聚着不为人知的血与泪,当起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砂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就引发了“砂糖革命”,催生出殖民地的奴隶制度。砂糖作为欧非美”三角贸易”的一部分,见证了几大洲之间的复杂纠葛。这种影响到历史进程的“世界商品”是推动这个世界呈现今日之面貌的重要力量。
SWEET&POWER啊,很简单,有个关于拿破仑和铝的故事都知道吧(一般中学老师都有讲吧。我记得我们化学老师讲过,历史老师也讲过)。 就是铝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啊,早期很难把纯铝还原出来,于是铝就很贵啊。于是伟大滴拿破仑大帝啊~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就用铝杯喝酒,别人都只能...
评分人的生活依赖于物质,就算厨房里最基本的油盐酱醋糖,虽然可以熟视无睹,却都有一部枝枝蔓蔓的历史故事可以讲。这本小书只讲糖,其实讲的却是人的历史,颇可一读。 历史形成了现实世界,而现在终将形成未来的世界,我们在这大千世界中除了旁观和品尝还能做点什莫
评分《砂糖的世界史》周日一个下午快速看完的一本书。简简单单的砂糖把近代史给串起来了。为什么英国人喝红茶,欧洲其他国家不太喝?为什么过生日,婚礼上要吃蛋糕?……当时人们在享受砂糖美味的同时,背后却是肮脏的农奴贸易……
评分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而知识却是无限的. 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上,我接触了黑暗的奴隶制度 从不曾将这段充满悲伤色彩的历史与香甜的蔗糖联系在一起 回忆着书中的内容 仍能发出这样的感叹 利益二字被看得太重太重了. 我想,每位读者 在轻轻合上这本书时 都会对砂糖对了一份尊重,...
评分本书参照的两个研究方法:“世界联系理论”,创始人美国学者Immanuel Wallerstein,这一理论将近代世界看做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历史人类学",通过对历史上人们生活的实际状态、物品和习俗的细致观察来认识历史的一门学问。 透过特定物品(如本书:糖)理解历史,可以弄清楚2个...
砂糖:奴隶制,三角贸易,工业革命;贵族标志,咖啡馆信息传播,普及后的天敌——肥胖。
评分“学习历史学,并不是要背诵一大堆年代、事件、人名,而是要从身边的事情发散开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世界怎样才变成了现在这样?”
评分通过作为生活必需品,如糖、盐、茶、棉纺织品等世界性商品的生产,交易,消费过程的分析来了解其背后的互联性,明白世界一体化的真正含义。正是这本书要做到的,也是作者认为的物质史的目标。结论和后记最有价值。
评分在這本書裡,很多處都浮現出有趣的世界史實和史觀。然而,要在人已中年的閱讀中重新發現許多其實明顯的史實和邏輯,并革新自己的認識和記憶——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不僅是個人的悲哀,同時也是一代人甚至相近幾代人的悲哀。書是好書,只是如果你還有點思維能力的話,一定會從它開始詛咒曾經受歷史教科書的戕害。
评分图挺多,内容一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