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德國法蘭福剋學派新馬剋思主義文藝理論傢W. 本雅明(1892-1940)的美學名篇與代錶作,也是迄今國內第一個譯自德文原著最新版本的完整譯本(含其第一稿、第二稿兩個稿本)。作者從考察古希臘用以復製藝術品的鑄造與製模手藝為起點,經過文字復製的印刷術與圖畫復製的版畫刻印術,直到19世紀中葉、末葉的照相術、留聲術的發明,最終認定,藝術復製技術從手工到機械的發展,是“量遽變到質”的一個飛躍,它引起人類對於審美創造、製作、鑒賞、接受諸等方式與態度的根本轉變,從根本上動搖瞭傳統藝術的基本觀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書中還特彆就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典範——(有聲)電影藝術作瞭同傳統戲劇、繪畫、建築等藝術以及現代達達藝術的比較研究,同精神分析揭示本能無意識相對應的揭示視覺無意識可能性的分析,肯定瞭電影這一用現代機械手段攝製、可大量復製發行,並以群體方式接受的現代藝術媒介與社會大眾的直接貼近性,從而揭示瞭其藝術功能中具有宣泄社會心理情緒、激發政治與社會革命精神的價值內涵。作者的研究體現瞭法蘭福剋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唯物主義立場與激進態度。
本書寫於1936年,作者生前未及付梓,直到1963年纔首次齣版。1992年7月15日是作者百歲誕辰,此際中文版的問世,正是對作者的最好紀念。
2007年9月13日錄入電腦於杭州梅苑閣
本雅明亲身经历了艺术在技术革命中所发生的裂变,并成为了机械复制艺术时代最早的思考者,尽管他的思维仍会停留在浪漫派思想家惯有的套路中即对传统艺术的膜拜之中,但他仍然保持了对机械复制艺术品的客观评价。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书中指出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
評分现代都市中,人人都有机会欣赏到电影的放映,但是只有少部分人选择去剧场观看话剧。电影作为机械复制时代最伟大的艺术作品,它的存在遍及我们的视野,我们不必亲临电影拍摄现场,就可以通过电影院、电视、网络观看电影,而话剧则不同,走进剧场中,除了能看到“活的”演员...
評分1、1839年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但由于没有申请专利,摄影术被法国政府公开,摄影诞生十年后出现第一个兴盛期——工业化前的十年。代表摄影家:希尔(hill)卡梅隆(Cameron)纳达尔(Nadar)雨果。 2、摄影首先以名片形式的肖像照片占据市场,摄影家牟利丰厚。摄影侵犯了...
戲劇是麵對麵的,電影是麵對機器,演員沒有反饋,隻能虛假的錶演。麵對鏡頭的虛假演齣。改變瞭人與人對話的形式。
评分翻譯還是不太行
评分這些觀點現在都被翻寫寫爛瞭……
评分翻譯的有些不爽。
评分靈韻果然在消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