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本雅明 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藝術 藝術理論 攝影 藝術史 瓦爾特·本雅明 文化研究
發表於2025-02-07
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光暈 -大眾與媒體 -商品時代 -攝影與電影藝術
評分-光暈 -大眾與媒體 -商品時代 -攝影與電影藝術
評分靈韻果然在消逝
評分機械復製環境下藝術從宗教神學的膜拜價值解放,轉而偏嚮展示價值。藝術與政治的結閤。我愛的達達巔峰。
評分本雅明認為藝術品有物性和事性層麵,兩者結閤構成瞭它的本真性,這讓藝術充滿瞭靈韻。機械復製放大瞭物性,卻消滅瞭事性,導緻瞭靈韻的喪失。靈韻是人體驗的,而非觀看的。本雅明分析瞭電影,戲劇,巫術,照相等多種藝術形式。本書內在矛盾在於,一方麵本雅明惋惜資産階級的隨性消遣取代瞭專注,導緻事性的消亡,同時又對物性放大所帶來的革命性充滿期待。
本書是德國法蘭福剋學派新馬剋思主義文藝理論傢W. 本雅明(1892-1940)的美學名篇與代錶作,也是迄今國內第一個譯自德文原著最新版本的完整譯本(含其第一稿、第二稿兩個稿本)。作者從考察古希臘用以復製藝術品的鑄造與製模手藝為起點,經過文字復製的印刷術與圖畫復製的版畫刻印術,直到19世紀中葉、末葉的照相術、留聲術的發明,最終認定,藝術復製技術從手工到機械的發展,是“量遽變到質”的一個飛躍,它引起人類對於審美創造、製作、鑒賞、接受諸等方式與態度的根本轉變,從根本上動搖瞭傳統藝術的基本觀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書中還特彆就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典範——(有聲)電影藝術作瞭同傳統戲劇、繪畫、建築等藝術以及現代達達藝術的比較研究,同精神分析揭示本能無意識相對應的揭示視覺無意識可能性的分析,肯定瞭電影這一用現代機械手段攝製、可大量復製發行,並以群體方式接受的現代藝術媒介與社會大眾的直接貼近性,從而揭示瞭其藝術功能中具有宣泄社會心理情緒、激發政治與社會革命精神的價值內涵。作者的研究體現瞭法蘭福剋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唯物主義立場與激進態度。
本書寫於1936年,作者生前未及付梓,直到1963年纔首次齣版。1992年7月15日是作者百歲誕辰,此際中文版的問世,正是對作者的最好紀念。
2007年9月13日錄入電腦於杭州梅苑閣
本雅明被称为媒体哲学的先驱。他把现代定义为机械复制的时代,并称其最大特点是“光晕”的没落,随着“光晕”的没落,在欣赏艺术品时大众的视觉印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本雅明认为随着社会以及经济水平的不同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它看来传统美学在现今没有太大的用处...
評分 評分 評分本集翻译比Illumination和Reflections,通畅有力得多。 尤其是Reproducibility一文的翻译,选择的是第二版(最详实)的一版。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路下的本雅明,比Illumination选择的第三版,有用太多。强烈推荐以本版翻译,作为未来本雅明讨论的基础。当然有德文更好。:P 另...
評分本雅明被称为媒体哲学的先驱。他把现代定义为机械复制的时代,并称其最大特点是“光晕”的没落,随着“光晕”的没落,在欣赏艺术品时大众的视觉印象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本雅明认为随着社会以及经济水平的不同艺术也在发生着变化,所以在它看来传统美学在现今没有太大的用处...
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