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子,河南光山人,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83-1988年在中央电视台工作。1988年秋自费赴美留学,入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英语系研究生院研读英美文学。长期居住纽约,在中文报纸工作,历任编译、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业余写作,以散文、随笔、书评及影评为主,作品散见于国内、港台及海外报刊及多种海外作家选集,并有大量翻译作品发表,包括当代美国诗歌和散文。2004年出版散文集《垂钓于时间之河》(海外流散文学丛书,赵毅衡主编)。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数十篇读书随笔。全书共分五部分:在那风清月霁之宵——读《西游记》札记;桃花万树红楼梦;小说奇境;苏东坡的世界;伥鬼轶事与闲说板桥等。
每天早晨,坐在图书馆的餐厅,面对一杯咖啡、一碟面包、一本书,开始新的一天,这是相当惬意的事。你无法知道每一天会为你带来什么。
一些意味深长的事也许正在发生,也许表面的热闹只包藏了一个巨大的空虚……
作者近年来关于读书的文字,不过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只是“为了自己高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得以笔墨淋漓,妙论不断。无论是在《西游记》札记中漫论高老庄的人情世故,还是桃花万树红楼梦中解读此岸的薛宝钗、香菱的石榴裙;无论是闲说郑板桥、体悟苏东坡,还是林林总总的明清小说谈,都会给喜欢读经典、或者想要读经典的读者带来惊喜。
不错的小品文,本应给四星。 既然敢叫张宗子,就要拿陶庵和梦寻作尺了。 给三星算厚道。 没有那份阅历,张岱写不出如此绝妙的小品;非亡国之君,也写不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
评分读到“此岸的薛宝钗”这一节时: 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送宝玉入香闺。 “更可骇者,早有一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 这是秦可卿,“再将吾妹一人,乳名兼美,表字客卿者,许配于汝。今夕良时,即可成姻。” 薛宝钗,鲜艳妩媚,“唇不点而...
评分他读书,是为了自己高兴,而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他一会儿抓住一首诗,一会儿抓住一本旧书片断,也不管它从哪儿来的,也不管它属于何等品类,只求投合自己的心意,能将自己心造的意向结构圆满成就了…… ——...
评分此张宗子彼张宗子,今人何必不如古人?”,这是《万象》杂志做《书时光》时的广告语。细心的读者大概可以瞧出这里既在区别同时又有暗相比较的意味在其中。我不知道张宗子为什么非得取和明人张岱同样的名字?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正是这样的巧合迫使着我买下《书时光》,并一读不...
评分其实早早就想说说他,缘于第一眼的惊艳。可是心里的浮躁,夹缠纠结。甩不脱。竟只能兜转于游戏网站,长久以来,即便一本闲书亦无以竟阅。真正悲哀得紧。 近日自身和周遭的一系列变故,让我得来些许不得不宅的时光,也不能说是件坏事。给朋友荐书,第一念就是他的。 ...
到底还是读书最善。
评分以西學入舊書,西游記幾篇很有意思,石頭記的幾篇就有些嚼舌了。
评分好久未看如此惊艳的书了!套用灵儿的话做点评“书之一字,遇着时光二字,往往便舍去了经院典籍的正经意思,有了些许闲适慵懒感。 事实上,这也正是一本极好看的有意思的书,谈的都是小说闲谈里边角料似的逸闻趣事,香菱的裙子东坡的梦,杏花风流正引着唐僧至。 有一言说的是“小说原无青史笔,闲谈聊慰有心人。”大概很是适用于本书作者写作的心思和笔法。小说之小,在古代往往正因为其并非宏大叙事,而多由街头巷尾的升斗小民口耳相传起源。 叙的不过是个蜚短流长,为的也就是搏人一笑罢了。而张宗子正是用了明快俊逸,看似不着修饰任意为之的语言道来这些,闲闲几笔,妙趣风流。”好书值得力鉴~
评分好书~
评分澄静从容的读书笔记,引经据典不觉掉书袋之感,引用原文与个人心得感悟接洽得很是相容,渗透了个人主观情感的愤激沉痛,反而使原本中性客观的评论蒙上感性而真实的色彩;说西游道红楼,谈明清小说,析孔门儒学,怅东坡怀蒲公,情真意切字字珠玑,如聆师音如交益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