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泽民,1989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同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从事艺术心理学研究。1991年赴匈牙利工作。旅居国外期间,当过诊所医生、插图画家、大学老师、报社主编、翻译、家教、导游、演员,甚至果农蒜农等。游历欧洲列国,体味生活,笔耕不辍。现定居匈牙利布达佩斯。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匈牙利记者协会会员。
编剧并出演实验电影《有一个中国人》(该片参加了1997年匈牙利影展)。与匈牙利汉学家合译《道德经》、《易经》。翻译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的《英国旗》、《命运无常》、《另一个人》和《船夫日记》等作品。著有中篇小说集《匈牙利舞曲》、长篇小说《狭窄的天光》等。
本书以"咖啡馆"这一欧洲人传统的生活空间为观察对象,全面的展示了它的方方面面的风致,如,咖啡馆在世界的起源,他的发展里程,欧洲各国各地的地域风情。欧洲几大咖啡馆的前世今生及文化品格,现代咖啡馆文化的蜕变得失。从咖啡馆走进欧洲,不失为一种有效而有趣的途径。
在欧洲,一个道地咖啡馆常客定有个人所爱:每天要去的店,习惯坐的咖啡桌,熟悉的招待,爱喝的咖啡种类……还有的客人一辈子都只去一家咖啡馆,绝不肯进另一家店的大门。
咖啡馆见面!”是在欧洲大陆流行了三百多年的社交方式。本书从1645年威尼斯的欧陆第一家咖啡馆始,追踪咖啡馆这个西方社会中始终贯穿不变的文化角色,以及其所代表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哲学。
有感书中说的,欧洲人去咖啡馆就像我们去饭馆一样平常。 欧洲的咖啡馆到了中国成为了一种时尚消费。 中国的餐馆到了外国也一样。
评分喜欢书里写的咖啡馆的那种感觉。有人滔滔不绝的讨论着或者争论着什么,有人在静静的写着东西。多少大师从这里诞生... 但是现在的咖啡馆太过昏暗,太过低沉。更多的是痴男怨女的缠绵,看了让人倒胃口。曾经很多次的看到情侣简直不是坐在一起而是缠在了一起,这不是我想...
评分从这本书里读到的内容有:咖啡的起源、咖啡馆的起源、咖啡的影响,还有咖啡与一些人和一些事儿,咖啡的类别。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的进程,人类的变迁。 如果有经营一家咖啡馆的梦想的话,不妨拿来一读,至少比那些蹩脚的咖啡馆服务生从营销师那里培训来的要正宗和准确。 对于咖啡...
评分1/序里就有错别字.使我对出版"社的编辑水平产生疑问. 2/作者想驾驭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欧洲文化",又想从一个小角度"咖啡"出发来写,但终究难以举重若轻.感觉他也比较吃力. 3/不过.还是得到一些知识的.比如速溶咖啡,上岛咖啡都是出自日本人之手呀.
评分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介绍咖啡馆和文化的,可以寻根溯源,了解一下咖啡文化。结果发现时散文集。 不过这本书确实是介绍欧洲咖啡文化的。但是侧重在欧洲的几个有名的咖啡馆,与其说是咖啡文化书籍,不如说是旅游笔记。作者是个作家,听说出过长篇小说,但是早就不在国内混了,...
有点意思,虽说有点小资的矫情。。。
评分随手翻翻还行 阅读文字没有快感
评分挺好的,就是那些大哲学家大艺术家大文学家们。。。我还是理解不了
评分作者很全能
评分作者很全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