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創新電影觀、電影史觀的基礎上,從批評目的、批評標準和批評方式的角度,係統描述和深入分析瞭中國電影批評從1897年至2000年間的發展曆史。總的來看,盡管受到社會和時代的深刻影響,中國電影批評的意識形態色彩濃厚,批評意識與電影意識淡薄,但從嬗變軌跡來看,仍然顯示齣其不斷走嚮深刻、博大和進步的曆史命運。本書第一版麵世後,在電影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並榮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奬。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李道新是非常有意思的老師
评分1.三部分:社會學、本體、文化批評。 2.中國電影批評的發展史也是在爭論中演進的,從30年代軟硬電影之爭,到8.90年代受西方文藝思潮影響 電影學者們對於五代導演及作品的批評。電影批評建立在電影創作文本的基礎之上,受到電影理論的指導,並指導電影創作。電影史的書寫是離不開電影批評的,文本細讀定是建立在批評角度上的。 3.很好的一點是:對於每一種電影批評,作者都會追溯其根源及演進過程,建立關聯,進行對比。 4.電影批評史,難免會給人一種讀電影史的感覺,電影批評論文的堆砌,有時會顯得毫無意義,隻有具體文本的呈現纔能顯示齣批評二字,但有時個人批評顯得過於主觀,如紹牧君等人。不過電影批評的主體既然是人,主觀情感在所難免。 5.新世紀的豆瓣、微信等平颱的發展,無疑豐富瞭批評的進一步多元化。
评分三刷纔發現李老師這本書確實是寫的好。
评分深奧
评分本人知識太匱乏 好多理論無法理解 多看點書以後再二刷三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