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科學與藝術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盧梭 哲學 政治哲學 法國 藝術 西方哲學 經典 Rousseau
發表於2025-02-23
論科學與藝術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昨天無故失眠睡不著,翻完瞭這本小冊子。第一次到圖書館去藉的時候都沒看到這本書,後來發現是夾在兩本書中間瞭,太薄瞭。對盧梭,是從現代性背景梳理裏看到的,本來是看瞭半截論不平等,但又覺得要從他的第一本書看吧,這樣思路纔更清晰。盧梭在這本小冊子裏試圖跳齣當時的背景環境去審度那個社會環境和環境裏的人,以及不同環境中存在同樣特質的“文明”。他討論所謂“科學”和“藝術”的發展,細分對社會風俗教化的作用。在我看來,一本冊子讀完,我心裏默念的是老子的“大道廢,有仁義。絕聖棄智,絕仁棄義。” 消散方式可以選返璞歸真,目擊道存。讓我更感慨的是,老子是如何如何早幾韆年能寫齣這樣精煉的話啊。
評分“就我們俗人來說,上天並不曾賜給我們以這樣偉大的纔能,也沒有注定給我們這麼多的光榮,那麼就讓我們安於默默無聞吧。”這句話說得太好瞭。文雖小,意深遠。
評分最終迴到陽明的立場……
評分泛濫的文藝作品沒有在任何意義上真正提升一個人的靈魂,反而使得社會的風氣更加趨嚮於虛飾浮誇。
評分年青時的盧梭,論思想的激進,不遜尼采;但若論文風的輕颺,則尼采遠勝之。盧梭反對科學與藝術導緻人德行的衰敗,尼采以藝術為人生無意義本質的解脫途徑,對科學亦不乏褒詞,但是從尼采早期著作來看,二人思想頗多共同之處,比如現代學者(哲學傢)的虛偽,比如遵循習俗使天性泯滅,比如人類社會等級製是符閤自然的(自然目的對於人類生活的優先性)。最後看完半個世紀以前的《譯者序言》纔發現譯者對正文、對盧梭思想的嚴重誤解,方知“師夷長技”之後中國現代學術裡麵,“進步主義”乃是最大的知識人之“障”,此障不去,永無思想之自由,人性之復歸。
本書其實由盧梭迴應第戎學院的一篇徵文文章組成,在這篇短小的文章中,盧梭集中錶達瞭自己對當時曆史條件下科學和藝術的看法,從某種意義上講,他認為科學與藝術的復興對敦化風俗,保持淳樸的自然並不有利。文章的寫作秉承瞭盧梭一貫的寫作風格,飽含激情又不失理性,現在讀來仍然非常有教益。譯者譯筆純熟精到,是不可多得的優秀社會科學經典作品。
譯者序言
前記
序言
論下列問題:“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敦風化俗?”
譯名對照錶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卢梭最早的一篇论文,除了论证苍白薄弱,缺乏说服力以外没有其他的缺点,就好比说,这盘菜除了不好吃外没有其他缺点一样,当然,本文写就的年代太早,思想远不如今日发达完备,所以对于一些今日你我可不费力气证伪的小论点本文不加指摘 毛病有二,一是偏激而片面...
評分从译者前言可知,卢梭立论的出发点为“人生来是善良的,虽然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的败坏,但可以通过教育使之成为新人”。此论点可视为性善论的引申,只是作为一个思想系统的基石,过于理想化。在小引中卢梭讲“我自信我谴责的不是科学本身;而是要在有道德的人面前捍卫道德...
評分卢梭那时候在法国讲的好多话,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适用。 他滔滔不绝的语言,有孟子的浩然之气相通。失语的人读它可以学说话。
評分卢梭在这篇文章的观点,有点老子“绝圣弃智”“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味道。 他纵观人类的发展,列举各国的历史演变,人心所向,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科学与艺术之于德行而言,毫无用处,甚至有负向的作用。 这对于只知进不知退的现代人类反思来说显然有其意义所在,...
論科學與藝術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