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的源流,ISBN:9787539926711,作者:周作人
这本书是周作人在辅仁大学的讲稿,薄薄一本,便理清了中国新文学的脉络。着实很羡慕当年得以听他课的学生,先生娓娓道来,言语毫不晦涩,谦逊渊博,真是令人神往。 第一章,关于文学之诸问题,首先解决了一个问题:文学是什么。在周作人看来,文学便是“用...
评分现文史老师要求读周作人。 先翻了《鬼的生长》、草木鱼虫七篇,不知道是不是总听说周作人的散文有苦味的原因,读的时候总想起来昨天喝的酽茶。我年纪还小吧,没读出什么味道来。 但是看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觉得真的好。当然,前提是先把胡适拎出来当“靶子”。 之前看胡...
评分提起五四,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革命。而在那个时候,新文学也横空出世。从小学时代起,我受过的教育告诉我一个比较伟大的事实:新文学是对旧文学的一次革命。而历史教科书上也在极力的廓清新旧文学的关系。如果不是周作人的这本小书,我也不会想到新文学跟旧文学的有何“瓜葛”的...
评分这本书是周作人在辅仁大学的讲稿,薄薄一本,便理清了中国新文学的脉络。着实很羡慕当年得以听他课的学生,先生娓娓道来,言语毫不晦涩,谦逊渊博,真是令人神往。 第一章,关于文学之诸问题,首先解决了一个问题:文学是什么。在周作人看来,文学便是“用...
评分现文史老师要求读周作人。 先翻了《鬼的生长》、草木鱼虫七篇,不知道是不是总听说周作人的散文有苦味的原因,读的时候总想起来昨天喝的酽茶。我年纪还小吧,没读出什么味道来。 但是看到《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就觉得真的好。当然,前提是先把胡适拎出来当“靶子”。 之前看胡...
读起来很轻松。因为时代和篇幅限制不免浅显,可当做中国文论的一段历史读。有些观点比较朴素,比如“纯文学”的概念,“文学本是宗教的一部分”,毕竟近百年前的理论。周作人秉持康德的美学观:审美无功利性——“文学和宗教性质不同在于其有无目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文学无用,只是聊(个)人以快意。(周氏兄弟的分歧:要是鲁迅,就会说,文学起源于“杭育杭育”,文学怎么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灯谜传统和八股文原来一脉相承。中文的形象性不适合发展思辨,却是滋生形式游戏的沃土。做到极致,也只是一种细工,谈不上文学。 因为文辞简朴清新,因为真诚,所以一百年后,这本小册子还是鲜活不过时。也可以当一部学术性随笔集读。 “要搞好创作须是天才,鉴赏文学却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评分倒不如多读读些他的文章。
评分重读,感觉把五四文学家都理解为“向往具有内在深度的个体而创作”实在是太跳跃的理解。至少对于周作人来说,他对民间文学、对通俗文学的造诣绝对强过许多摩登青年,他也绝对不是以文学本位的,不过他们确实很强调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但是这又有什么错呢?我这两年,太过观念先行。
评分深入浅出地梳理了新文学和白话文运动的渊源和谱系。若放在context之下又可以当成新文学运动的历史一手资料来读。若放在周作人的生平下又能读到他的兴趣学术倾向和对新文学的态度和认识。好书。
评分里面八股文那段很赞,很多人都不了解要反对的东西,一味盲目反动意义何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