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驹(1928-2007),台湾中兴农经所毕业,澳洲新英格兰大学农经硕士,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国贸系与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私立东吴大学经济系名誉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著有《中国经济思想史》、《先秦儒家自由经济思想》、《先秦法家统制经济思想》、《国际贸易的挑战》、《周礼研究》、《经济统一论》、《中国财金制度史论》等。
本书作者花费11年的时间撰写本书,全书讨论了中国经济史的功能与范围、演进的轨迹,并将中国自秦汉起区分为三个一元体制与两个多元体制时期,对于各个体制的政经制度、社会环境、公共政策等,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评估其财经得失。除了根据具体史实从一般经济理论观点予以评论外,还提出了地盘成本(保障成本)及制度成本的概念,以作为衡量得失的标准,对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极有价值。
说到本书有七八十万字,可能有人问到,写本国经济史何必花这么大篇幅?答案乃是本书系采“大历史”的写法,即除经济事务外,尚论述政治、社会的背景。所以本书不仅是经济学人的读物,亦可作为通史与断代史学者的参考。
侯家驹先生的这本书很好,既有中国传统的治史严谨,又有现代经济学观点支撑,两者结合的很好,顺序排的也很好,书中屡有新鲜的观点
评分这本书读了比较长时间,应该说候老师写这本书是费了不少心力的。涉及方面比较多,史料枚举非常翔实。 虽然是中国经济史,但其基本出发点是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即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还看待中国历史中经济发展中的机会。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在大国中,政...
评分这本书用了不少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的经济史,但我仅就我看到两汉魏晋这些部分来说,史料的依据感觉依然分量不是很足。 比如说有一部分说两汉的工商平均利润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大意),他的依据只是汉书(还是后汉书,要去看原书)食货志里人的一句话而已,仅仅依靠别人的...
评分这本书读了比较长时间,应该说候老师写这本书是费了不少心力的。涉及方面比较多,史料枚举非常翔实。 虽然是中国经济史,但其基本出发点是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即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还看待中国历史中经济发展中的机会。 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大国与小国的关系---在大国中,政...
评分有点好奇台湾和海外的汉学界如何评价这本书,照我看来,这本书流存后世的主要价值应该在于告诉后来的治史者,如何避免写一本最糟糕的经济史。 好的经济史应该是怎样的,以一个历史门外汉的见识来看,我确实不清楚,但这本书以雄辩的说服力至少让人了解了它的反面应该是怎样的。...
虽然是学金融的 但看古代的经济史还是头大
评分用10年写出的书肯定值得一读。到40岁能写出这样一本著作,就很满意了。
评分至少看着很漂亮很澎湃的一部经济史,900页论述两个貌似不大靠谱的模型(我觉得如果两个模型不拿经济学图系表述的话,会好很多吧,至少槽点少),老人家要是一次写好说不准还能领一时风骚(虽说也是文化界的)。。。 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不过经济学历史学两边不讨好,也是一种无奈吧。。。当做小说很好看,至少这个流畅度,简直是经济史里少有的。。。
评分2011-03-15;读这本书,我提不起兴趣,可能是不合我的口味。
评分用10年写出的书肯定值得一读。到40岁能写出这样一本著作,就很满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