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橋,原名吳訥孫,英文名Nelson Ikon Wu(Ikon是他的小名音譯)。1919年6月9日生於北京,先後就學於燕京大學、國立西南聯閤大學、耶魯大學,1954年在耶魯大學取得美術史博士學位;又先後在舊金山大學、耶魯大學、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執教。 鹿橋是一位“左手寫詩篇右手寫論文”的學者,集學術理性與文學感性於一身的作傢;他不僅對中國藝術史的研究頗有建樹,還著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等文學暢銷作品。 2002年3月19日鹿橋病逝於波士頓,享每83歲。 四十多年來,許多港澳颱、海外華人的莘莘學子是讀著《未央歌》長大的;此次《未央歌》的齣版,是該書首次正式授權在中國大陸齣版。
小說以抗戰時期的國立西南聯閤大學和昆明的風光民俗為小說背景,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天真年輕的大學生,伍寶笙、餘孟勤、藺燕梅、童孝賢 ……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裏,在平靜純潔的象牙塔內,他們彼此引為至友、畏友,有愛有怨、有笑有淚,並交織發展齣一段屬於青春和校園的愛情故事。除這四大主角,作者還寫瞭一群大學生和他們的老師。書中關於友誼的描述、愛情的鋪陳以及對校園精神的探討,錶現瞭一代年輕學子對真善美的追求與積極樂觀的生命態度。
当时年轻得厉害的时候,第一次听到黄舒俊民谣风格的歌曲《未央歌》,歌词所给予我的困惑,直到10年之后,翻到小说《未央歌》的最后一页,才如同层层卷叠的浅白色花朵,刹那间开了,露出来的那一丁点花心,叫做青春,叫做岁月,叫做惆怅和恍然。蔺燕梅、吴宝笙、童孝贤、余孟勤...
評分这两天半没干别的,翻完了洋洋洒洒七百页的《未央歌》。 书是慧同学上学期推荐的,因为是繁体字,又因为厚厚的一本大部头,一直没下决心看。生日时,她送了我这本新书。 前天开始下决心看了,瞬间停不下来,到今天上午读完。看到做梦全是书中人和情节,走在路上,看见...
評分还没有过完整个七月,才开始整个夏天,昨晚,空调嗡嗡的风声里,我看完了《未央歌》。 我不相信,没有原型的小说,我相信小说中的美好,总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对应。所以,看小说的时候,总是会将里面的人物,在现实中一一比对,多少能找出一个人来。用李安被用烂的一句...
評分一本好书,《未央歌》 ——献给故去的鹿桥先生 最近看了一本好书,《未央歌》。作者是原西南联大毕业的鹿桥先生。完成于1945年。直到1967年才在台湾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立刻引起轰动,一时之间洛阳纸贵。2008年才由大陆黄山书社正式出版,并荣登2008年...
評分新年首次访书,斩获不多。堪称惊喜的惟有一册大陆新版的《未央歌》,一进季风就撞进眼帘。多年前从沪上网友的手中买过台湾版的平装本,淡绿色封面正是那段烽火中青春岁月的写照,一本书、一盏灯、一张CD,陪我度过许多幸福的夜晚。伍宝笙、蔺燕梅、童孝贤……不再只是黄舒...
中學時候讀宗璞的《南渡記》愛不釋手,而如今再讀相似的故事卻再也激不起心中半點浪花
评分民國七十七年,黃舒駿在找童孝貞,陳升把自己的名字刪減,歪頭標上擁擠的樂園。張雨生遇上翁孝良,在木船。徐小鳳唱瞭彆亦難,譚詠麟是半夢半醒之間。離寶麗金被收購還有十一年。此後齒輪碾過二十三,我在南京匆匆偶遇瞭黃舒駿,馬不停蹄,雁渡寒潭。跟你的少年光陰打瞭個照麵,你二十歲的,1988年。
评分景物描寫不錯,女主男主都不喜歡
评分一個很長很透明很動人的夢,熱情、純真、極富感染力,不僅是他們的笑顔、即使是他們的幼稚和錯誤也可以輕易打動任何還記得年少時自己的人。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评分歌時雖猶記,江上數峰青。2008.7初讀。2013.6-7重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