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迈克尔•桑德尔 Michael J. Sandel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讲座教授,哲学家。他在哈佛大学讲授的“公正”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该课程被制作成哈佛公开课后在网络广为流传,成为风靡全球的哲学公开课。主要学术代表作有《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民主的不满》等,其中大部分已被翻译成德、法、中、日等十多种文字。已出版的《公正》和《金钱不能买什么》风靡多个国家,具有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反对完美:科技与人性的正义之战》是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继《公正》、《金钱不能买什么》之后,又一次从社会热点入手,激发我们通过理性思考更深刻地把握现实问题的著作。
在书中,作者敏锐地指出,人类利用高科技手段追求完美正在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父母将可以在基因超市中自由定制子女的先天特质;运动员将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提升赛场表现;学生将可以通过服用记忆药片代替寒窗苦读……这究竟会带来个体的彻底解放,还是社会的无限混乱?
桑德尔指出,人类利用科技追求完美,貌似是大众的狂欢,实则蕴藏着深深的危机——维系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很可能坍塌,人类在宇宙间的地位也会错乱。在清晰的论证和简洁的语言中,我们将逐渐体会到在 “反对完美”立场的背后,作者对人在天地中位置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
最近看了很多书,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科技和文明进化速度的不匹配。 人类历史的创造来自于科技与文明的互相成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相互促进,共同繁荣,这才有了今天我们这个拥有自由、道德、科技感的社会。 但是从瓦特发明蒸汽机的那一刻起,科技与文明的步伐就注定无...
评分桑德尔教授指出当科技能够让人变得所谓的更好时,潜藏在我们内心的关于科技与自然人性间的矛盾。反对完美,并不是保守和不思进取的意思,而是不应该通过这种人们预先设计基因改良的方式达到所谓的更好,它否定了后天付出的努力,对天赋提出了终极的挑战。先天的刻意设计,暗示...
评分 评分《反对完美》 人性朝神性的进化,两面性存在矛盾:人类集体(一元神)和个体(诸神),导致个人理性无法操纵集体理性。有些个人已经开始感到不安,但集体人类不会浅尝辄止,终将会突破人和神的界限。 读前问题: 一、现在的好等于未来的好吗? 二、好的基因vs好的神经:先天有...
延续着桑德尔在《公正》一书中采用的苏格拉底式提问分析法,用一个又一个看似悖论的两难选择,诠释着自己对于自然状态的尊重,对以新自由主义为名无限制地发展基因技术的批判和担忧。虽然本书讨论的只是基因技术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科技领域,但作者对于科技发展与道德、人性之间的冲突关系的阐述,已经得以完全展现。
评分这是深谙人权含义的人才能写出的东西,作为早已习惯丛林法则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中国人,看起来有点杞人忧天。关于运动公平性的问题,不妨说竞赛这种模式本身就扭曲了其行为的本质含义;至于改良下一代的基因,我持自由优生学的态度。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父母的确要面临更多的责任,作者当然可以说这是社会与政治不合理的产物,但问题在于他能不能去改变这种现状?如果不能,那产生的压力又如何避免?或许他自己不是弱势群体,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令我反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优生学是极其必要的,过度、盲目的生育带来的不是什么「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而是大量缺陷而造成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生命是自然与神的礼物,简直无稽之谈。上帝是否存在是一个问题,但人不断前进的脚步没有任何理由应该停下来,因为残缺才追求完美。
评分不能同意更多。人类利用科技过度追求完美只不过是建立了另一个神权,即只要信仰(付钱)便可获得一切,从而剥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动性和自身的一切可能性,父母定制‘完美的’孩子更是将人类自由与平等的基础毁坏得一塌糊涂。
评分基因要不要改,说的很到位了
评分热烈欢迎桑德尔教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