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洁芳是华裔美国人,纪思道是美国俄勒冈州人。他们在担任《纽约时报》驻北京特派员获普立策新闻奖(Pulitzer Prize),也是第一对共同获得该奖的伉俪。
2006年,纪思道先生因“面临着人身安危,报道了苏丹达尔富尔种族灭绝,写了生动、深度的专栏”而再度荣获普立兹奖。他也担任过《纽约时报》香港、北京和东京的分社社长及副主编。
伍洁芳女士在《纽约时报》担任商业版编辑,同时为东京与北京的驻外记者。她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亚裔美国人。
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纪思道和伍洁芳这对有丰富联合报道经验的记者伉俪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重男轻女、贫穷饥饿、种族屠杀、处女情节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十八、十九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作者也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女性的生存困境,看到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
本书是调查写作的典范。以人物故事为线索,有大量的数据引用和客观评论,并没有局限于对女性遭遇的报道,同时还展示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维度的思考。同时,本书也为那些想做慈善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本书呈现了一个充满悲伤又有无尽希望的世界,震撼的叙述,翔实的记录,充满希望的生命万象,震撼,实用,鼓舞人心,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必读书。。或许你已经衣食无忧,却不能不关注另一个世界的艰困,那个世界离我们并不远。
看完这本书,心情很沉重。不仅是对外国女性的遭遇,还有对国内日渐恶化歧视女性的现象。早在毛泽东时期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近些年,很多男性不仅不认同女性在工作方面的能力,还把失业甚至独身归咎于女性,以至于有一种趋势要把女人“赶回家”。我很同意书里说的,女人争取的不...
评分之前我就閱讀過許多與落後國家福利政策有關的書籍,但這還是頭一次閱讀以女性為主題的報導文學。雖然台灣也有婦女受虐的新聞,不過跟這本書提到的內容比根本是小事一樁,而國內推動婦女人權運動的廣告也不是太積極。 我想,兩性平權的教育還是有必要持續下去,並且在世界各地...
评分 评分 评分想必我们都不会忘记去年让全世界人民都为之共愤的新德里事件。一名23岁的女生在回家的路上登上了一辆私人公交车,被轮奸后又被直接丢到下水道里。实际上,在南亚及伊斯兰教社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年轻的女性遭受性暴力,被贩卖充当性奴,遭阉割虐待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屡...
真的非常棒,震撼心灵,真希望能在小时候就了解这个世界,可能现在就在做着完全不一样的事业了,不过还好,一切都还不算晚。
评分瑕不掩瑜的一本书。女性权益真的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它不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达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甚至一不小心男权社会就会复辟。
评分类似三杯茶,主要用来呼吁大家关注女性问题并提供帮助。女性问题确实值得关注,解决所谓的女性问题,很多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评分帮助妇女都可以是打击贫穷的成功策略
评分瑕不掩瑜的一本书。女性权益真的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它不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达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甚至一不小心男权社会就会复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