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如何成为知识?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文学 陈国球 文学批评 文学研究 文艺理论 文学理论 三联书店 文论
发表于2025-04-21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文何成为学?这本小书有意思。我联想了几个问题:1、基础语文教育和重理轻文的当下,人们分不清文学(考据、鉴赏和批评)和语言文字学(训诂、音韵、文字等)的区别。2、当前大学分系及一级学科目录划分的过细和粗糙,文学属艺术范畴,语言文字学则实为科学。3、随着电影数量累积,学科未来会啥样?
评分中间两篇是旧文,首尾两篇是新作。陈国球教授视野很宽,文学之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无论东方西方,都是从“语文学”里脱胎出来的,但又都渴望建起一门语文学一般的“硬”学科。很多矛盾都出在这个问题上。我倒是觉得朱自清似乎还有再讨论的必要,他似乎真的是少有的能够站在这两方来看问题的高手,可惜天不假年。这个困境到现在也是各个中文系都面临的。
评分叹息一声,中文系必读吧
评分三篇文章,一篇访谈,点到为止,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
评分略失望。只是整理了下材料,写了个早期中文系简史。。。没啥大意思~
陈国球 香港教育学院人文学院院长、中国文学讲座教授。曾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等职。研究领域包括文学史理论、中国文学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香港文学。著有《镜花水月:文学理论批评论文集》(1986)、《胡应麟诗论研究》(1986)、《唐诗的传承:明代复古诗论研究》(1990)、《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
化政治》(2004)、《情迷家国》(2007)、《结构中国文学传统》(2011)等。
在大学里,文学作为知识来传授,认为文化就寄存在文学或重要的文学经典中。其实这是一种信念,是没有经过检验的。究竟文学何以成为一门知识?
过去,文学通过创作来帮助人完成某种人生意义;现在大多数人通过阅读来完成过去文人创作的功能。文学研究者要有更大的关怀和思考,帮助一代代人彼此沟通和理解。
文学承载一个发挥象征意义的系统,它负载的世界远大于我们生活的物理的世界。文学的意义可以是实用的,但它要承载更大的责任。
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
评分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
评分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
评分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
评分文学在今天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家都能读,都能说上几句,似乎无须什么准备,甚至没学文学专业的人或者未从事文学研究的人读的作品更多更广,在某一方面某一本文学作品上也有一二独到的见解,很多人都爱读一点文学,但是文学在多数时候仅仅成为一种大众的或者小众的“消闲...
文学如何成为知识?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