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福楼拜以貌似冷漠的态度,非常“客观”地揭示了酿成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莫泊桑曾拜他为师。著名作品有《包利夫人》、 《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等。福楼拜对十九世纪末及至二十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被誉为“自然主义文学的鼻祖”和“西方现代小说的奠基者”。
许渊冲----诗译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
毫无疑问,包法利夫人爱玛是个女文青。 她读了许多文风甜腻的浪漫骑士小册子,并把其精华融入了血液;当然,如果只读琼瑶阿姨的小说并不能算准文青,爱玛在被第一个情人抛弃的时候还读了些“适合于一位绝顶聪颖的女性阅读的好书”,像一些畅销类宗教伦理书籍,也就...
评分 评分当然,题目中说到“终极”和“宿命”两个字就够让人讨厌的了,更何况堂而皇之地讨论“文艺女青年”!但读完《包法利夫人》,确实又想出来侃两句了。 前几年流行着一首大龄文艺女青年王小姐的“西红柿炒鸡蛋”之歌,歌词写到,“不会做饭的文艺女青年,就只能去当小三~~~”...
评分福楼拜是一个很冷静的作家,读李健吾的译本,很能体会到这一点。往往短句干净利落,一点不拖沓,寥寥几笔就能够把人物和环境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白描的功夫不简单。这种克制的笔法从表面上看,正好和爱玛·包法利的激情形成截然对比。福楼拜曾经说,他自己就是包法利。这句话...
评分作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包法利夫人》在文学上的突破和局限,说的人已经太多了。包法利夫人作为经典的悲剧人物, 她的形象也早就被分析得透彻见底。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包法利先生。福楼拜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我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不说自己是包法利先生呢?全书以包法利...
包法利夫人的悲剧之所以触目惊心,是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跟她一样——不甘平庸,但却不知道何以摆脱。以为将不甘寄托在一种事物上,最后却发现不过是镜花水月。倘若我们再追问这悲剧何以至此?能否避免?那结果几乎令人绝望得窒息。 ——纵身扑向绚丽的火,然后将自己也焚尽。 许渊冲先生的译笔真是一绝。
评分质感!
评分一边读一边想“大概是只要存在剧情,我就能读下去吧……”
评分愛情並不美好,因此我將作品中的愛情看做是eidos。包法利夫人並不愛自己的孩子,她還沒有做好婚姻的準備,或者她將婚姻錯認為了愛情;安娜·卡列尼娜在這一點上正與之相反,她不忍拋棄孩子,這是母性的天性,還是所謂的男權加之于女性的德性?波伏娃至少認為並不存在母性這玩意兒,我實際上也很憎惡母性,它大概是自我的幻想——人們會為自身之利益構建自身的某種性質以保全自己。愛瑪堪稱現代人之典型,她置於底層卻又上進之心,“但是她也像他們那樣,有某種類似父輩手掌上胼胝的東西,在心靈上是根深蒂固的。”這大概是自由之于宿命的東西,大概是托馬斯曼所言的才華本身就是痛苦。福樓拜作為Barthes所推崇的“零度寫作”之鼻祖,卻在開頭便隱秘地以“我們”二字暴露了自身的在場,因此作為一種純粹的客觀風格,不過是主體的另一種想象。
评分仰慕许渊冲先生大名,第一章读来已经轻松活泼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