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艾娣,牛津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为牛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北乡村、地方宗教与社会、清末以降的社会文化等。著有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China: Inventing the Nation,及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等。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這是一本在微博上廣受好評的書。雲中上師說,此書寫得好,譯得好,可能會成爲今年最暢銷的學術書之一。如果能得到大眾的關注的話,可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書中基本全以敘述的形式,將劉大鵬漫長而複雜的一生娓娓道來。 作者以並非基於檔案研究而自承此書並非典型的微觀史。另一...
评分中文版序页2注2:《以奶酪与蛆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王的宇宙观》,应为《奶酪与蛆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主的宇宙观》。 页2注5:明恩浦,应为明恩溥。 页6注2:神化,应为神话。 页7注2:Amelung,应为Amelang。【此处英文原版即错,不过后文参考文献是对的】 页10正文倒数行4:...
评分中文版序页2注2:《以奶酪与蛆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王的宇宙观》,应为《奶酪与蛆虫:一个十六世纪磨坊主的宇宙观》。 页2注5:明恩浦,应为明恩溥。 页6注2:神化,应为神话。 页7注2:Amelung,应为Amelang。【此处英文原版即错,不过后文参考文献是对的】 页10正文倒数行4:...
评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读后 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赵妍杰女士翻译的,牛津大学教授沈艾娣撰写的《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1857-1942)》一书。该书在出版后即入围了《新京报》该年度的年...
评分看完沈艾娣《梦醒子》的中译本,我怅然若失。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异体同悲”的难受,又好像读懂了《红楼梦》里女娲补天之后剩下的那块呜咽的石头。 沈艾娣说,“教科书都倾向于将现代化描述成向美好生活的迈进,我希望学生们能想到这些遭受进步之苦的人”。 有些人如果生...
08年读过英文版,当时觉得……很一般
评分有没有人觉得这本书翻译很烂……
评分有没有人觉得这本书翻译很烂……
评分08年读过英文版,当时觉得……很一般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