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兰•巴尔特(Ro1and Barthes,1915—1980),当代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思想界的领袖人物之一,以及蒙田之后最富才华的散文大家。他在符号学、精神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对西方文化和人文理论的未来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巴尔特在法国开创了研究社会、文化、文学深层意义的符号学方法,发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专著,其丰富的符号学研究成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巴尔特符号学理论,从崭新的角度,以敏锐的目光,剖析了时装、照片、电影、广告、叙事、汽车、烹饪等各种文化现象的“记号体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观察和认识世界及历史的方式。

晚期巴尔特对当代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化,超越了前期结构主义立场,朝向有关意义基础、下意识心理、文学本质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认识论问题的探讨。其学术遗产对于非西方文化思想传统的现代化事业,也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出版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罗兰·巴尔特
出品人:
页数:106
译者:李幼蒸
出版时间:2008-1
价格:1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0087641
丛书系列:罗兰·巴尔特文集
图书标签:
  • 罗兰·巴特 
  • 罗兰·巴尔特 
  • 符号学 
  • 结构主义 
  • 哲学 
  • 法国 
  • 埃菲尔铁塔 
  • 艺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小册子是罗兰· 巴尔特最为脍炙人口的分析性抒情散文之一,文字优美,内容深刻,对埃菲尔铁塔的现代化空间和巴黎的历史性时间,穿插描绘,互为衬托。作者还从结构观点阐释了埃菲尔铁塔的技术美学,读后不免令人对此世界纪念碑产生无限遐思。本书出版以来,读者赞赏不绝,后由著名摄影师配以大量历史图片和文字说明,遂使其成为一部有关埃菲尔铁塔的历史美学文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中华民族浩瀚数千年的文明史,留下的古迹不可胜数。这个民族似乎从诞生的第一日起就拥有着强烈的符号意识。从华夏炎黄一路曲曲折折走到今日,从万里长城到金碧故宫,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到京杭大运河,她从未停止过用气势恢宏的手笔在时空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即使是在面临破...  

评分

中华民族浩瀚数千年的文明史,留下的古迹不可胜数。这个民族似乎从诞生的第一日起就拥有着强烈的符号意识。从华夏炎黄一路曲曲折折走到今日,从万里长城到金碧故宫,从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到京杭大运河,她从未停止过用气势恢宏的手笔在时空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迹,即使是在面临破...  

评分

罗兰·巴尔特:目光、物体和象征 1889年,古斯塔夫·埃菲尔先生送给巴黎市民一个难以拒绝的礼物,一件钢铁雕塑,一位踮起脚尖,严肃地舞蹈在巴黎的大演员:埃菲尔铁塔。在谈论这样一件甫一出现,既遭受抵制的建筑作品时,巴尔特说出的第一句辩解之词是:“埃菲尔铁塔是友...  

评分

1889年,埃菲尔铁塔在巴黎荣军医院前的广场上竣工,这座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建筑物落成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巴黎市的地标性建筑,到今日它已经不再仅仅属于埃菲尔本人或者巴黎市政厅,而是属于法国、欧洲以及全人类,与铁塔一样,中国的万里长城也是类似的建筑物,与...  

评分

1889年,埃菲尔铁塔在巴黎荣军医院前的广场上竣工,这座为了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建筑物落成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巴黎市的地标性建筑,到今日它已经不再仅仅属于埃菲尔本人或者巴黎市政厅,而是属于法国、欧洲以及全人类,与铁塔一样,中国的万里长城也是类似的建筑物,与...  

用户评价

评分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神来之笔,巴尔特是埃菲尔铁塔的点睛人。

评分

“作为目光、物体和象征,铁塔成为人类赋予它的全部想象,而此想象全体,又始终在无限伸延之中”,在这篇符号分析的范本中,对于我更有着建筑学的启发。罗兰巴特指出了全景式目光/鸟瞰图中“破解”的意义,指出了铁塔对于身体的支持而非包被的类似于“滑行”的空间启示,指出了物/建筑功能性与象征性的关系,给出了铁塔在材料、形式、城市环境、历史语境、消费、心理、性等层面的多种解读。

评分

作为会看之物和被看之目光的铁塔,以注视功能的无限循环象征了巴黎。因其无用性而逃脱理性束缚得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梦幻的纪念物。铁塔以其横亘的象征义为游客提供全景式目光而达到一种奇妙的观照:四个面向共时出现。复回到铁塔本身,开放式铁架而非封闭的建筑内部给观览者提供了无数释放意义的开口。而材料、形状又引发现代性思索。罗兰巴特符号解释的一种练习式书写,可也是非常优美精准的示范,有着惊人的诗性。附录非常可观。 “借助铁塔,人类运用着一种潜力无边的想象力功能即自由的功能,因为任何历史,不论多么令人悲叹,都永远不可能消除想象的自由。”

评分

无比优美的文辞,巴特以不同于以往的眼光对埃菲尔铁塔进行了符号学的分析。它既是被观看之物,也是观看之目光,因此是完全之物,其中最能进行意义的填写。铁塔之高使得俯瞰之人得以拥有一个全景式目光,从而在感觉与智性的媾和当中达到奇异的和谐状态。它结构所蕴含的巧妙的虚空和可被解读性,不仅拥有实用主义的价值,还使它由古老建筑所承担的包容者形象转化为支撑者。铁塔是现代性的目光对传统的一种挑战,而非仅仅像莫泊桑等人所厌弃的那样是对古老浪漫的巴黎一种邪恶的背叛。而其作为一个象征之物,一个虚无的无实用性也无美学性的所在,使一种艺术的新范式得以隐约呈现。它以对巴别塔的幻想和飞翔的渴望暗示了伊卡洛斯般的徒劳和奋力,这也是所有再野蛮的时代也无法扼杀的,人类所能独立于宇宙并且使其为人的,关于想象的自由。

评分

对埃菲尔铁塔的符号功能和隐喻空间的阐释非常厉害。“书”也薄得令人发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