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書》校注

《鐸書》校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一 韓霖其人其事

在明末的儒者天主教徒中,韓霖的生平疑問最多。以下對韓霖其人其事的概述將主要參考時人黃一農教授(颱灣清華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韓霖,字雨公,號寓庵居士,山西絳州人,皈依天主教後教名多默(Thomas),天啓元年(1621)中山西鄉試,但在明朝未曾齣仕。

韓霖約齣生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傢道殷實,有藏書萬捲之私傢藏書樓。15歲時,韓霖隨兄韓雲(萬曆四十年中山西鄉試)遊曆雲間(鬆江府)一帶,結識眾多名士。嘗習兵法於徐光啓,學銃法於高則聖(即耶穌會士高一誌),故有多種關於軍事之著述行世,如《守黃一農:《明清天主教在山西絳州的發展及其反彈》,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期,1996年12月;《天主教徒韓霖投降李自成考辨》,載《大陸雜誌》,第93捲第3期,1996年9月;《明末韓霖(鐸書)闕名前序小考》,載《文化雜誌》(澳門),第40—41期。下文對韓霖生平的敘述除非另外注明齣處,皆以上述三文為據。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中國方誌叢書》中有《新絳縣誌》,其《文儒傳》捲五(第401頁)稱:“韓霖,字雨公,號寓庵,天啓辛酉舉人,為文有奇氣,書法在蘇米間。年舞象,從兄雲遊婁東,為傅東渤、文太青兩先生所知,黃石齋、馬素修、董思白諸公,成圉全書》十四捲、《慎守要錄》二捲、《神器統譜》、《炮颱圖說》等.韓霖最初實際上是以知軍事而名重士林的。在明末天災人禍肆虐、動蕩不安的歲月裏,韓霖對農政救荒等事項亦頗為關心,並可能從徐光啓那裏獲益匪淺,嘗撰《救荒全書》十二捲(已佚)。

韓霖之皈依天主教或屬傢族行為之一部分。韓氏傢族最早的皈依者可能是韓霖之兄韓雲,其受洗時間早於萬曆四十八年。泰昌元年(1620)年底,明末著名耶穌會士艾儒略應韓雲之邀赴絳州宣教,隨即為韓雲之母和其二子二女授洗,韓霖應在此受洗者之列,據黃景防在《鹿鳩訪詠•韓雨公幽香榖詠》中記載,韓霖曾為入教而休妾,即“學道特遣瑤姬”。約在天啓七年(1627)左右,更有耶穌會士金尼閣赴絳州為韓氏傢族的其他人授洗。可見,韓氏傢族是明末集體皈依天主教的傢族之一。此種集體性的皈依行為,再加上韓氏傢族奉教虔誠,積極弘教,極大地推助瞭天主教在當地的傳播。據韓霖之師徐光啓在《景教堂碑記》中的記載,韓傢於天啓七年捐資在絳州城東南購置兩棟房屋,改建為天主堂,此為中國天主教徒在地方捐建天主堂之首例。此外,韓霖還曾先後於崇禎十二年和十五年分彆協助耶穌會士高一誌與金尼閣在平陽府城和太原購屋建堂。僅此數例,即足見韓霖在弘教方麵之熱心和積極。在文字事工方麵,韓霖亦頗有值得稱述之處,著有護教弘教著作多種,如《聖教信證》(與張賡閤著)、《辨教論》(與山西另一著名天主教徒段袞閤著)、《鐸書》、《耶穌會西來諸先生姓氏》、《敬天解》(已佚)等。

如上所述,韓霖雖有舉人功名,卻未曾在明朝齣仕。他雖然獲得山西巡撫宋統殷的薦舉,卻一直未能踏上仕宦之途。崇禎十六年,山西巡撫蔡懋德聘魏權中、韓霖、桑拱陽。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明]韓霖
出品人:
頁數:172页
译者:孫尚揚
出版時間:2008年1月
價格:17.00元
裝幀:平裝 32開
isbn號碼:9787508041469
叢書系列:中國傳統:經典與解釋
圖書標籤:
  • 宗教 
  • 天主教 
  • 思想史 
  • 基督教入華 
  • 國學 
  • 經學 
  • 經典與解釋 
  • 明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鐸書》係明末士大夫、天主教徒韓霖所著。當時,在每月朔望的次日,他的傢鄉絳州都舉行鄉約,由知州召集士大夫、學官和生員宣講聖諭。韓霖受命宣講明太祖的“聖諭六言”,他以一種跨文本的詮釋方式,將天主教的倫理思想與中國倫理思想中的大傳統(儒傢的精英理論)和小傳統(受佛道影響的善書理論)熔於一爐,嘗試著進行一種不露斧鑿之痕、但本質上為天主教的倫理建構。

《鐸書》在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基督教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是國際漢學界非常重視的一部融會儒耶的倫理學著作。

本書是明末天主教徒韓霖所著《鐸書》現代中文簡體字校注本。本書以《徐傢匯藏書樓明清天主教文獻》所收《鐸書》為底本,並與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民國八年新會陳氏鉛印本(簡稱陳垣本)進行對勘。全書采取橫排、簡體字、現行標點符號錄入。為方便閱讀,本書中對所有重要詞語、典故、人物、地名、引語的解釋均以小五號字列入正文之中。

代前言 上帝與中國皇帝的相遇

校注說明

《鐸書》序

《鐸書》敘

重刊《鐸書》序一

重刊《鐸書》序二

《鐸書》大意

孝順父母

尊敬長上

和睦鄉裏

教訓子孫

各安生理

毋作非為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個介紹裏的“將天主教的倫理思想與中國倫理思想融為一爐”有點誤導。書雖然受到瞭天主教教義的影響,但是裏麵沒有提到人格化的上帝,和傳道不大一樣。從而說“貫儒傢名,性墨傢事”也不是沒有道理。書裏一半白話,還有“試問世上的人,誰不是他父母生的?”之類的話。

评分

這個介紹裏的“將天主教的倫理思想與中國倫理思想融為一爐”有點誤導。書雖然受到瞭天主教教義的影響,但是裏麵沒有提到人格化的上帝,和傳道不大一樣。從而說“貫儒傢名,性墨傢事”也不是沒有道理。書裏一半白話,還有“試問世上的人,誰不是他父母生的?”之類的話。

评分

這個介紹裏的“將天主教的倫理思想與中國倫理思想融為一爐”有點誤導。書雖然受到瞭天主教教義的影響,但是裏麵沒有提到人格化的上帝,和傳道不大一樣。從而說“貫儒傢名,性墨傢事”也不是沒有道理。書裏一半白話,還有“試問世上的人,誰不是他父母生的?”之類的話。

评分

這個介紹裏的“將天主教的倫理思想與中國倫理思想融為一爐”有點誤導。書雖然受到瞭天主教教義的影響,但是裏麵沒有提到人格化的上帝,和傳道不大一樣。從而說“貫儒傢名,性墨傢事”也不是沒有道理。書裏一半白話,還有“試問世上的人,誰不是他父母生的?”之類的話。

评分

這個介紹裏的“將天主教的倫理思想與中國倫理思想融為一爐”有點誤導。書雖然受到瞭天主教教義的影響,但是裏麵沒有提到人格化的上帝,和傳道不大一樣。從而說“貫儒傢名,性墨傢事”也不是沒有道理。書裏一半白話,還有“試問世上的人,誰不是他父母生的?”之類的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