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位民主德国心理治疗医师对民主德国民众心理故事的记述,也是作者本人的在民主德国的生活和情感史。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民主德国压力性体制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后果,产生的社会角 色代偿行为,转折期民主德国民众的心理,以及两德统一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他的分析建立在数千个病人心理治疗的基础上。作者强调,转型期的人们需要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物质的富足、环境的宽松,更重要的是“心理革命”,并提倡一种鼓励健康生活的“治疗文化”。
汉斯-约阿希姆·马茨(Hans-Joachim Maaz),1943年出生,德国心理学家。自1980年起担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新教教会救济会的心理治疗诊所的首席医师。马茨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心理动力学疗法和深度心理学协会的创始人,从1989年开始他就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的心理治疗、心身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协会的董事。马茨凭借在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的很多演讲和讨论会的发言在整个德国的这一专科领域而闻名。
1.民主德国存在了40年。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制度普遍被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这一称谓本身就已不自觉地加盖了“某些思想业已衰败”的印章。生存的现实与当年所宣扬的理想几经相去甚远,这一点越来越不可否认。 2、面对第一次批判性的质询,政府都假借未来糊弄人:...
评分回溯过往,在这absurd國度,往往是不堪回首、创痛尤深的心理历程... 谎言永远会自我伪装成真相,而真相则暗含在谎言并不通畅的“逻辑”之中...最近阅读汉斯·约阿希姆·马茨的《情感堵塞:民主德国的心理转型》一书,颇有感悟!也许,这正是由于极权主义的威权、强制性秩序导致...
评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这意味着:东德人民终于挣脱了“大集中营”的束缚。 然而,在狂欢背后,很少人意识到:东德并不是自发改变的,没有外部力量介入,这座监狱将依然稳固。换言之,一切是别人送来的,而非自发争取的。那么,为什么东德人不主动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
评分1.民主德国存在了40年。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制度普遍被称为“现实的社会主义”、这一称谓本身就已不自觉地加盖了“某些思想业已衰败”的印章。生存的现实与当年所宣扬的理想几经相去甚远,这一点越来越不可否认。 2、面对第一次批判性的质询,政府都假借未来糊弄人:...
评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开放,这意味着:东德人民终于挣脱了“大集中营”的束缚。 然而,在狂欢背后,很少人意识到:东德并不是自发改变的,没有外部力量介入,这座监狱将依然稳固。换言之,一切是别人送来的,而非自发争取的。那么,为什么东德人不主动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
用“吾国”替换“东德”二字,毫无违和感。
评分代入感太强怎么破?!怎么读都觉得是在说我朝的事情……-。-
评分“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在伪装成一个礼貌、友好、体面、认真的人的假面下隐藏着憎恨、嫉妒、报复欲、悲伤和一些色情的性幻想。”
评分写得就是我大天朝
评分这不是我朝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