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邱林川(Jack Linchuan Qiu),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信息传播技术、阶级、全球化及社会变迁。著作包括《新媒体事件研究》(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Working-Class Network Society(专著,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合著,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其中部分已被译成德、法、西、葡、韩等国语言。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邱林川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2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3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43380
丛书系列:思想@网络.中国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传播学 
  • 新媒体 
  • 互联网 
  • 邱林川 
  • 新工人 
  • 世界工厂 
  • 网络生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最关切我们未来的“思想@网络.中国”丛书之一,互联网中国传媒参考书。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工厂”。但你是否想过,“信息时代”与“世界工厂”之间有何联系?本书认为,回答此问题必须了解网吧、短信、小灵通、山寨机等中低端信息传播工具,必须走进城中村、厂矿宿舍、工殇医院,以及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事件——因为那里的流动打工者,那里的老与少,正在构建方兴未艾的新工人阶级,因为他们的网络社会才是“世界工厂”的支柱和“信息时代”的基础。

关于新工人阶级的网络社会,本书经十年积累,内容分三部分。上编“网络之普及”讨论网吧与手机的技术扩散及其相关文化现象、制度问题与社会影响。中编“信息中下阶层”梳理流动人口、劳工、青少年及老年人如何在社会大转型背景下,利用网络科技,应对生存议题,进行草根创新。下编“新工人阶级之雏形”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考察新工人阶级形成的特点,包括网络条件下的控制与颠覆、文化表达及重大社会事件。

2009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推出英文版以来,本书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并获“简•雅各布斯城市传播图书奖”提名。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主任比尔•达顿教授如此评价:“互联网及相关信息传播技术如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产生社会作用?迄今为止,此书的探讨最有洞见,且以实证为根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存一下本学期专业课的读书笔记,和《网络时代的崛起》合在一起写的……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技术前所未有发达的世界,如果我们可以暂时跳脱纷繁复杂的日常工作,借助学者的眼睛审视生活,会发现网络用技术的无形力量连接了每个人,它所构造的网络...  

评分

不要误会,这本书的四星是中有两星是打给数据和文献的。 书本身的内容只能打两星。 作者选了一个非常值得一写的题目,然后捏着详实的调查数据和参考文献,运用着种种NB的理论框架,写了一篇烂文,我对这个学者简直佩服到五体投地。 毫无疑问,新工人阶级的形成一定是中国改...  

评分

评分

大体可以总结为:1)以网吧、廉价手机服务为代表的中低端信息传播技术深入信息中下层的日常生活与工作。2)信息服务、硬件提供商的商业逻辑并不一定能够提供有利于信息中下阶层的发展的创新与服务。信息中下阶层也并不一定能够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服务。3)信息中下阶层通过软硬...

用户评价

评分

高科技并不必然意味着精英倾向,在底层,它会有更为丰富的应用。这才是科技改变世界的真义

评分

在图书馆偏僻角落挖出来的书,非常有趣,知道了许多互联网和通信发展的冷知识。新科技的出现看似会让阶级的鸿沟缩小,看似会让低层民众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能发出声音是一回事,多少人有兴趣去关心是另外一回事。当然,乐观地看,更多的渠道总是能够带来更多的希望,不过别忘了,老大哥在看着你。

评分

第一次见到英文比中文表达流畅和学术很多的大陆人。另外连封面单词都可以拼错,真不知出版社在干嘛~

评分

作者选了一个非常好的题,然后捏着一手好牌玩砸了。四星是出于对这本书内数据与观点的赞赏,然而书本身的内容还不值四星。

评分

呵呵#还不如去看调查性报道##快别黑调查性报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