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分别选自福柯和布朗肖的发言或文章。 第一篇是布朗肖对福柯的祭文,在福柯逝世后,他细数了福柯等身的著作,表达了他的悲痛,并终于向福柯宣示了他的友谊,以“哦,我的朋友,我没有朋友”一语结束了全篇。 两人是知识上的挚友,却从来没有私交。福柯和布朗肖有过一面之...
评分他夜相逢——打开《福柯/布朗肖》 文|张光昕 如何打开《福柯/布朗肖》这本小册子?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我用到“打开”一词,与本雅明有关。他收在个人文集《启迪》(阿伦特编)中的第一篇文章,就叫做《打开我的藏书》。按照本雅明的方法,作为一位普通读...
评分他夜相逢——打开《福柯/布朗肖》 文|张光昕 如何打开《福柯/布朗肖》这本小册子?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前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我用到“打开”一词,与本雅明有关。他收在个人文集《启迪》(阿伦特编)中的第一篇文章,就叫做《打开我的藏书》。按照本雅明的方法,作为一位普通读...
评分法国思想家中布朗肖最接近海德格尔的精神气质:同爱深居简出,哲思路径相近,关于后一点,德里达不能,德勒兹亦不能。列维纳斯稍好,但我不喜欢他探讨的对象,从存在本体到他者伦理,仿佛康德前期的两大批判,而布朗肖从文本起点直接拓延判断力批判。布朗肖和福柯不见面的友谊...
评分友谊,沉默和语言 文/汪民安 福柯和布朗肖见过一次吗?对于福柯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布朗肖来说,答案则是肯定的。1968年五月风暴期间,福柯和布朗肖在索邦大学的校园内相遇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日子里,陌生人之间的讨论并不突兀。布朗肖认出了已经大名鼎鼎的福柯,并和...
第一篇布朗肖对福柯的解读可以当作福柯导读,很多福柯的概念都讲得很好大有让人茅塞顿开之感,尤其是解读性史,赞!福柯写布朗肖的那篇译得很差,不得不减一星。布朗肖与福柯从未见过面,然而他们却共同拥有一份令人赞叹的友谊,这何以可能?我自己最好的一位朋友,已经相识三年了,互相之间亦师亦友,却也从未见面,而且大概以后也不会见面了。固然这种认识不可说是全面的,因为一个人必然受到其置身于其中那个肉身现实场域的影响,其“现实”关系构建着其被呈现出的文本,然而相信某种全面的把握依然是形而上学的幻想,而接受并践行一种激进的关系才是本真的决断!oui,我们有一份真正的友谊。 最后对同性恋的谈论也是对一种关系之证成的激进实验,去激进地践行一种关系吧,去在这种关系中成为自己吧!这就是福柯说的。
评分于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之第二联——读书:或许,对于整个二十世纪下半期的法国哲学来说,同海德格尔的对话和争辩是最重要的思想事件。布朗肖借助马拉美将自己从海德格尔哪里解脱出来——马拉美的“词在说”同海德格尔的“词在说”有根本的不同。而列维纳斯提出了“他者”概念来打破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封闭性;巴塔耶、克罗索夫斯基和德勒兹都是借助于尼采来拒绝海德格尔。所以福柯在他开列的一串外界思想的名单中并没有海德格尔,对他来说,海德格尔或许仍旧待在外界的反面,待在一个内界,待在一个以“存在”为旨归的被语言所覆盖的内界之内。而福柯通过布朗肖,通过布朗肖笔下的马拉美看到了语言的另一面,尤其是现代文学的语言一面,正是在现代文学中,语言开始了不及物写作,开始了自我显示,它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将仅仅是在一种永恒轮回中一次一次折向自身
评分他者的耳朵。Derrida作者轮回说可以作为这本书的一个脚注: “你无法理解他的生活和作品,直到你聆听到他的思想”。作者是文本的“叙事”。("Otobiographies: The Teaching of Nietzsche and the Politics of Proper Name")
评分只看懂序言
评分在阅读的快感中,自我产生形变,不再拘泥于形体,时空也一起扭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