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回忆

帝国的回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曦原,1963年生于四川省内江市。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又就学于纽约语言学院和外交学院。大学毕业后曾志愿去陇南山区锻炼三年,担任过乡镇企业厂长、副镇长。1987年后在甘肃省文化厅、国家物价局工作。1992年调入外交部,后曾在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工作三年,现为外交部二等秘书。著有《中国远古文化》(1995年)。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郑曦原 编
出品人:
页数:469
译者:李方惠
出版时间:2001-5
价格:2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151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晚清 
  • 中国历史 
  • 帝国回忆 
  • 晚清史 
  • 中国 
  • 人文 
  • 三联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帝国的回忆》是《纽约时报》晚清时期对华报道的选编,起迄年代为1857年1月至1911年10月。这一时期的中国,正经历着“千年未有之变局”,从独立自主的东方老大帝国沦为“东亚病夫”,传统的帝制和士大夫政治走向终结,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经历了蜕变,人民经受着无与伦比的巨痛。《纽约时报》以当时中国人还未具备的近代眼光和技术,及时、全面、连续地观察和记录了这段历史,内容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文化、社会生活、革命及华侨等方面。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一本所谓的“书”! 难以置信,真不知道是出版商的问题还是编著者郑曦原的问题 书中充满了各种低级错误,漏字、错字、错页等等, 对读者的极大不尊重。。。 另一方面,编者缺乏基本的治学态度和史学涵养, 再一方面,翻译技能也是比较差劲。。。 浪费了这么...  

评分

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一本所谓的“书”! 难以置信,真不知道是出版商的问题还是编著者郑曦原的问题 书中充满了各种低级错误,漏字、错字、错页等等, 对读者的极大不尊重。。。 另一方面,编者缺乏基本的治学态度和史学涵养, 再一方面,翻译技能也是比较差劲。。。 浪费了这么...  

评分

一本外国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阅读中,身为国人的我们学会了唯有自强,唯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是个合格的中国人!  

评分

从来没见过这么差的一本所谓的“书”! 难以置信,真不知道是出版商的问题还是编著者郑曦原的问题 书中充满了各种低级错误,漏字、错字、错页等等, 对读者的极大不尊重。。。 另一方面,编者缺乏基本的治学态度和史学涵养, 再一方面,翻译技能也是比较差劲。。。 浪费了这么...  

评分

一本外国人看大清末期的著作,在阅读中,身为国人的我们学会了唯有自强,唯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才是个合格的中国人!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纽约时报对李鸿章的专访后,一不小心买了两本中文翻译版出处的书籍“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懒得改订单了,算是给网友们一个小小的福利,微博关注我并转发https://m.weibo.cn/1847768447/4293716694740826,送出一本帝国的回忆,相信喜欢篇文章的人肯定喜欢这本书,抽奖时间为2018.10.11.23.25

评分

视角蛮新奇的,以及好喜欢李鸿章出访纽约那段。

评分

報紙的好處在於其實時和無法事後篡改,前後三十八年的滿清coverage,NYT對於晚清人事態度的微妙改變是閱讀此書帶來的最大樂趣。在這些報道裡,袁世凱,李鴻章,孫中山這樣的名字並沒有今日語境下的隱意,和我們一樣,皆是那個時代的普通人。此外,雖然Said一手創建的Orientalism不曾涉及遠東,但也不妨對比西人對我國的態度,可惜書中沒有原始報道,不能做信史來讀了。

评分

清末外媒对中国的评论集。编者兼译者加了很多愤青的注解。不得不承认,中国依然是一块神秘的东方大陆,即使那些号称“中国通”的外国人,也最多只能做到描述现象,而不是解释现象。他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表面的种种,却不能了解其中的无奈和背后的渊源。

评分

这个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