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家园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王小波 杂文 我的精神家园 随笔 思想 中国文学 文学 中国
发表于2025-04-16
我的精神家园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王小波吐槽自选集。那个年代有这么一杆天南海北杂侃的笔,稀有。
评分杂文不好写,写着写着就沦为了平庸或是偏激。小波的情绪虽然激荡不止,却依旧能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他的文章论辩性虽强,却也能让人禁不住发笑。不是每一篇都精彩,也不是每一个事例都别致,但是,这股揭示真理的认真劲儿就足以让我产生共鸣。当然,几近引起不寒而栗的更强烈的共鸣还是在于,我和他全部观点的不谋而合。
评分这本杂文,我觉得没有「沉默的大多数」要好。读的时候一直惋惜,如果小波能看到今天的世界多好,计算机的发展、艺术的进步,不都是他所盼望的么。中年早逝,恐怕他自己也意外,但是又躲开了衰老与才华逝去的预言。
评分王小波吐槽自选集。那个年代有这么一杆天南海北杂侃的笔,稀有。
评分莫非杂文家都是一个风格吗?不过王小波的杂文不矫情,鞭辟入里,很是带劲!
王小波:学者,作家。1952年5月13日出生于北京,1968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业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或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电影文学剧本《东宫西宫》及数十万字的杂文随笔文字。
一九九七年六月,王小波逝世两个月后,他的杂文自选集《我的精神家园》出版。这是第一版的封面。相比于2002版出版的《我的精神家园》纪念版来说,这一版本没有纪念文章,只收有王自己的文字。当时这本书,和九七年五月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一起上架,十月又出版了《沉默的大多数》。一时间,大家都知道了,有一个王小波。可惜,那时他已辞世,只留下书店里满架的王小波,像一场喧哗无声的葬礼。
记忆的五味瓶 回家,见到了很多许久未见的朋友,上一次回家还是整一年前。一拨拨约出来吃饭,好像赶集一样。小丽已经结婚,幸福得像花;小吉的事业越做越大,自己开了公司当了家;长腿埋头工作了好多年,见了PP的美眉还是会结巴;眼镜的女朋友竟然还是两年前的那位没有更换,...
评分小波,今夜,我又把《我的精神家园》读了一遍。而你已经离开我们十一年了。 小波,在我们还没碰过电脑的时代,你已经在用自己写的程序做统计。若你现在还活着,一定会做个Blogger吧?若真的是这样,我一定会把你当作我的首页。王小峰的幽默,和菜头的睿智,你都更胜一筹。你的...
评分http://prepare.blogbus.com/logs/6860392.html 我前阵子犯矫情。明明是在看电影、玩博客、逛网站、挂QQ,可非要在QQ的离开信息里面写上:“我在看书呢,有话说话”,以提醒自己别忘了看书,并且以示清高,获得一点自欺欺人的快感。于是终于有人问我,你在读什么?我赶紧回复...
评分南都社论 十年前的今天,作家王小波辞世。十年来,他的书一版再版,他的话被反复引用,他的思想有人专门研究,他的文风成为一种流派,他的追随者越来越多。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甚至有人发起了“重走小波路”纪念活动。除了“作家”之外,生前没有其他头衔,身...
评分「在」:http://www.bighead.cn/?p=114 读到一本好书,看罢一部好电影,勾搭上一个好姑娘,都是叫人高兴的事情。然而那种欢喜的情绪似乎总是极难表达真切。往往在煞费苦心的折腾一番之后,我们会发现,我们说的或者写的,与自己的内心体验始终隔着一层似有若无的障壁。你明明是...
我的精神家园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