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热分子

狂热分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埃里克·霍弗(EricHoffer, 1902-1983)的一生十分传奇,7岁失明,15岁复明,父母早逝,靠自学成就学问。长年从事码头搬运工作,1964年成为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研究员后,仍未离开码头,其许多观念都是在码头工作中形成,因此他也被称为“码头工人哲学家”。1982年获里根总统颁赠总统自由奖章,生平著作超过10部,包括《激情心灵状态》、《变迁的磨难》、《我们时代的脾性》等,曾多次获美国国家图书奖,《狂热分子》是他第一部和最著名的作品。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埃里克·霍弗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07
译者:梁永安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34.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3374625
丛书系列:理想国 人文精选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社会心理学 
  • 群体心理学 
  • 心理学 
  • 狂热分子 
  • 政治学 
  • 社会 
  • 政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书主要探讨群众运动的一些共有特征,重点是陷入狂热的乌合之众的人格。长期与下层民众打交道的生活经历使作者发现,积极投身群众运动的往往是一些失意者。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已无可救药地失败,渴望逃离自我寻求重生,将生命托付给某项神圣伟业让他们感觉不错,整齐划一的集体生活令个人的责任、恐惧、无能得以掩埋。运动的领导者则刻意培养参与者的罪恶感,号召自我牺牲以获救赎。

自1951年出版后,《狂热分子》即被视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短期内行销50万册以上,被译成10余种语言,是多所大学政治系的必读书。书中俯拾皆是充满智慧的思想火花与一针见血的比喻,风格酷似法国思想家蒙田与帕斯卡尔的随笔。至今,其佳言警句仍不断被引用、辑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不做奴隶了,我们做什么?”——美国内战结束之后,想象中理应欢呼雀跃的大批南部黑人迅速陷入了大规模的自我怀疑迷茫中。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自由人们面对新的不平等和压迫,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斗争意识,相反,主张向白人妥协的布克•T•华盛顿,成为了那个时代...  

评分

埃里克•霍弗40岁的时候终于结束了颠沛流浪的生活,有了正经职业:码头搬运工。在旧金山码头,搬运工是两两搭档的。有一天,和霍弗搭档的是码头上笨手笨脚“最不行”的一名工人。霍弗惊讶地发现,这位搭档连两个人份内的活都没有干好,却偏要帮助别的小组。如果霍弗以“穷...  

评分

狂热分子一书探讨的是群众运动的共有特征,包括宗教运动、社会运动(革命)和民族主义运动。所有的群众运动都是从同一类人中间吸引最早的追随者,吸引到的都是同一类心灵。 本书探讨的是群众运动的一个阶段——积极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由“忠实信徒”所控制,他们是一些具有狂...  

评分

狂热地批判狂热 ——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的基本矛盾或内在线索 摘要 《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是一本试图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反思社会运动的著作,被誉为风行半个世纪的群众运动圣经。作者美国人埃里克·霍弗(1902-1983),是一个德国阿尔萨斯移民的后...  

评分

1951年的作品,美国人写的,依旧契合当代社会。看完后,只觉得所有曾经发生过灾难性的群众运动的地区,都应该把社会学纳入最基本的"思想品德"或"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不过,这大概会让政客们丧失他们最有效的武器吧。 不知该怎么评价,摘录几段吧: -- 关于"不满情绪" “不满...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是埃里克·霍弗对群众运动的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卷入群众运动?为什么群众运动总是会呈现出暴力倾向?是谁热衷于加入群众运动?埃里克·霍弗比庞勒在《乌合之众》思考的更深入,读这本书,看让自己有一个更大的视角,了解权力运作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傻哈哈的成了炮灰。

评分

哎呦,只有结论的小册子,写成微博估计比较合适吧。

评分

一开始读的很振奋 到后面就是…怎么还没完…

评分

kindle阅读第一本,感觉还不错。这本书牛逼的地方在于,霍弗指出了自由并非对于每个人都是憧憬和福祉,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可能是不堪的重负,他们害怕去选择和决定自己的人生,于是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一场“伟大事业”或是某个“伟大领袖”

评分

哎呦,只有结论的小册子,写成微博估计比较合适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